今天上午到莒县学习全县,基于核心素养下的信息科技教学研讨会。听了两节公开课,在公开课中让我再次明确了信息科技上课的技巧。信息科技课堂现在注重的是科技的理念,而不是操作的熟练。在课堂中发散孩子们的思维,创设真实的情景,在真实的情境中提出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第2阶段由信息科技教研员邵主任对当前信息科技课程的解读。小学信息科技的素养是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信息,社会责任。核心素养就是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邵主任的机会,不但让我明白了信息科技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及在,信息科技课堂中应该培养孩子什么样的能力。而且给我启发了所有学科,它都存在着一定的共性。所有学科的育人根本就是以生为本,也是在真实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自我探究,合作交流,总结提升的能力。在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是培养孩子能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学科和学科之间是相通的,而不同的就是作为老师的我们。要跟上学科的变革,思想上首先要跟得上,然后就是行动,重在行动,但行动的改变来自于思想的改变。
科学家以完全不一样的方式看待世界。怎样让孩子爱上学习?怎样让孩子喜欢上你的课堂?需要我们每一位老师要行动,让孩子喜欢上学习。而行动就是我们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在课堂中培养孩子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邵主任的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刻,他说我们真实的课堂中,我们所取得的好成绩,是以学生学习知识为主体,培养学生兴趣得来的还是用时间和消耗学生兴趣堆积的?这句话对于我来说一针见血,我的成绩是怎么得来的?这个值得我们每位老师思考。
最好的教学就是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现实生活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