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晴
凡是孩子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家长绝不要帮忙,否则就是在养孩子的自卑和无能;不清楚孩子能不能做到,也应该让他先试一试。
家长不要急于插手,不要因为舍不得、心疼孩子,就企图抱着他们跳过前进路上的一切障碍,拽着他们闪躲沿途的各种磨砺。要知道,那是在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
1岁以后的孩子就有独立意识的萌芽,什么事情他们都要“我自己来”,自己拿勺子吃饭,自己搬小凳子,自己走路,不要大人抱等。
孩子长到两三岁,他们不仅要自己穿衣服、穿鞋子、洗手洗脸,还要自己洗手绢、洗袜子、自己动手整理书包、自己倒水等。
可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上存在一些误区,重智育,轻德育;重动脑,轻动手;
父母认为,孩子还小,很多事情不会干、干不好,或者嫌孩子做事太慢,或者着急赶时间就替孩子做了。
爸爸妈妈对孩子尽心尽力,为了孩子宁愿自己苦点儿累点儿,而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
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事情不用自己做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会要求别人为自己付出的越来越多,而且更加的心安理得。
我们常常抱怨孩子脾气大、不能独立、不能吃苦、懒惰等,可是,孩子的这些表现与我们教育孩子过于精细、过度保护有着很大的关系。
孩子该做的都让我们做了,他们还有什么理由自己去做呢?
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自私、懒惰、不负责任,不懂得感恩,不会顺及别人的感受,只懂得享受,不知道付出。
请给孩子机会,能做的事情让他自己做
要想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首先要让他们学个游戏一般的生活技能。
我们在生活中要时刻注意,孩子能做的事情就让他们自己去做。
比如孩子自己会穿衣服了,我们就不要再帮孩子穿;孩子会大小便了,我们就不要再帮他们擦屁股......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只要孩子已经学会了,自己能做了,我们就不要再提供毫无功效的帮忙。让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