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作家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她去拜访朋友时,见到了朋友18岁的女儿,看到女孩和同居男友一人拿着一支烟,刺着刺青,对所有人面露不屑。
她想起10年前,初见这个女孩时她才8岁,小小年纪就已经显露出了绘画天赋。当时她一力劝说朋友要好好培养孩子,朋友却拿各种理由搪塞她,完全不理会她的建议。
当她10年后再见到这个女孩,看到她如今的样子,作家不禁心中感慨:
“做父母是有期限的,女孩的父母在能管教孩子的年龄,只顾自己,从没重视过孩子的教育。如今,这个教育的保质期已经过了,如果他们现在再想去纠正孩子,就很难了。”
是的,孩子小的时候,依赖父母,信任父母,这个时候是教养孩子的黄金期,父母的话,孩子还是能听得进去的。
但等孩子长大,发现孩子出问题了,再想要回过头教育孩子,恐怕就为时已晚。
别等到孩子羽翼渐丰,才后悔当初对他过度放养。
《儿童发展心理学》中说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了先天基因,后天塑造行为的环境影响非常重要。
这些影响里,有生物性的,也有社会性的。其中社会性的影响,在孩子成年前,更倾向于父母从小对孩子的行为塑造。
而不同年龄段,孩子心理特点不同。
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教养,就显得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