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28 星期二 晴
今天接触到一个新的术语——心理韧性。摘录部分文字,反复学习之。
心理学家达科沃斯通过大量的研究和调查发现:决定一个孩子在未来是否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不是智商,不是情商,不是人脉,不是天赋,而是在于是否拥有这种“心理韧性”。所谓心理韧性,指的是在遇到困难、逆境、创伤、灾难等重大压力源时,人们能够良好应对的过程,也被称为抗逆力、抗挫力、复原力、回弹力等。心理韧性是人应对与战胜挫折和逆境的心理力量,也是反脆弱最核心的能力。简单来说,父母可以把心理韧性想成弹簧。心理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越强,那么韧性越大,就能承受越多压力,并不断地从逆境压迫中恢复。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孩子只需在真实的生活中摸索,就可以逐渐建立起坚强的内心。培养心理韧性的4种能力一、抵抗挫折的复原力。当一个人在痛苦,挫折,磨难,失败等等各种压力的挑战下,他依然能够复原,回归到正常的状态。二、坚韧不拔的能力。其实大部分的孩子智力发展是差不多的,没有特别天赋异禀的聪明小孩,也没有多少智力低下的笨小孩。 决定他们未来发展能力的是父母的后天培养。三、自我学习的能力应对困难和挫折不仅要学会复原,而且要能够触底反弹,变得更加积极去进行自我学习。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心理韧性的8个细节1.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可以让孩子多尝试一些事情,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支持他去认识自己、学会爱自己,建立对未来的自信和目标感。2.保持乐观的心态要传达给孩子“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的观念,不要遇到事情就退缩。3.保证正常的作息习惯这是集中注意力的办法之一,只有管理好自己的生活,才能有更多的规划去多做一些事情。4.及时复盘回顾比起“狼吞虎咽”地学习大量的知识,做到及时回顾反思可能更有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有很多新的发现。5.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经常说情感的流动不止是在家庭中,这种能量也体现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孩子多和同龄人互动,也能从不同方面获得支持。6.学会分享和帮助他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其实帮助他人,也是帮助自己。多带孩子参与公益,也能在无形间给他更多的力量和价值感。7.建立目标,向目标前进父母能做到的是帮助孩子找到喜欢的事情后,支持他们分解可行目标,一步一步地完成想达成的事情。8.接受改变并作出改变生活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要让孩子意识到变化才是常态。这样接下来就算他遇到什么困难,第一时间也是想应对方法,而不是一味逃避。
培养心理韧性的4大措施?
1.给孩子植入“成长型心态”
2.“制造”让孩子受挫折的机会
3.引导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劳动实践
除了体育运动之外,劳动也是锻炼身体素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渠道。
4.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心理韧性可以帮助我们战胜困难,但归根到底是战胜自己,和自己和谐相处。也只有在“拿得起也放得下”的收放自如中,我们的心理才能真正地保持强大而不失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