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书到工作,在我成长的路上遇到过许多“导师”。特别在我工作时遇到的一些老教师,他们对于刚从事教师职业的我有强烈的引领示范作用。老教师身上的一丝不苟的教学精神,工工整整的教案、认认真真的笔记一直对我影响深远,有的教学风格也对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我很感激她们。但从教这么多年,如何从新手变成熟手,我知道仅靠模仿那是远远不行的,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要有切合自己实际的教学风格。正如书中所言,“为了怎样当老师而去理解自己的本性,是一个漫长的探求过程。”
“当我们与某门学科专门知识的情投意合,该学科才能唤醒我们还在休眠的自我意识”。也许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并不能看透的“外部世界”,又不能统一自己的“内在心灵”,这就在灵魂深处有一种难以弥合的分裂。前台表演与后台现实的反差,说明我们应该尽可能让两者达成一致,呈现内心的真实,从而成为更好的教师。
“任何对从教的真正召唤归根结底来自心中教师的召唤,这种召唤要我们不折不扣地遵循我们的真心。”我们需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人生中鲜活的核心智慧即学生的心中教师相联系,我们也需要不断地与自己的心中教师对话,唯有学会不断地“自我交谈”,才能在沉静中找寻到慎独的灵魂,进而产生与学生的内心真理相呼应的教学!
教师不仅要欣赏自己的长处,也接纳自己的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自我完善就是让自己更加完整、真实。人无完人,只有不断前进,不断遇到更好的自己,才能不断遇到更好的学生。“所有真实的人生都在于相遇”,“教学就是无穷无尽的相遇”。在且行且思的教育路上,不断增强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学会充盈自己的内心。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不断质疑自己,能不能成为一位好老师。尽管我热爱着我的教学,热爱着我的学生,但面对现实中的评价方式,我仿佛也不能从世俗的衡量方式中摆脱出来,人之所以能,是因为相信能,所以我应该相信学生,相信自己,相信教学,相信这个人、事、物不可分割的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