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一篇文章:“没有一个孩子天生就有自律性 …… 。 ” 确实孩子小的时候不管不行,深有体会。自律性也要培养,没有自律性什么都干不成。很多家长都曾经抱怨自己的孩子太懒,整天就是吃了睡、睡了吃,闲了玩游戏,根本不知道去做一些诸如学习、锻炼等对自己发展有利的事情。
其实,这并不是孩子懒,而是一种天性,任何人,甚至是任何生物,都更倾向于做一些令自己本能上感觉舒适的事情,而吃、睡、玩,就是大部分孩子在没有接收到正确引导时的舒适目标。
所以,孩子懒,孩子不自律,不是孩子的问题,大多情况是因为家长太懒,懒于教育孩子,引导孩子,给孩子做一个勤快的好榜样。
因此,家长如果发现孩子不自律时,应该自我反省,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变得自律。
那么,父母怎么才能教出自律的孩子呢?
自律性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拥有良好的自律性,将会让孩子的成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自律的前提,是需要孩子拥有一个“律令”来遵守,所以,家长可以在生活中帮助孩子建立一系列的计划、规则、规划等,从而让孩子知道“约束”是什么。
最开始的时候,家长可以先做好监督工作,让孩子体验到规则,之后,逐渐地让孩子主动地去遵守规则,进行自我规范。
在帮助孩子建立日常规则计划的时候,要注意贴合实际,让孩子能够达到目标,让孩子能够快速地体验到秩序带来的好处,让孩子知道效率的益处,孩子才会更容易变得自律。加油 !我们一直在路上!
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家长首先要做到自律,为孩子展示什么是自我约束,让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能够经常受到家长的良性影响,在耳濡目染之下变得自律。
天下没有不用心就能够办到的事情,如果家长不自律,将会很难奢求自己的孩子变得自律,毕竟孩子根本接触不到自律的示范行为,接触到的都是不自律的示范,自然就没办法变得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