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跟孩子讲这个故事:一个商人挑着瓷坛,正走着突然掉下来一个,可他没有停止脚步,继续向前走。路过的人喊他,你的坛子掉下来摔碎了,快回来看看吧。那人却说:“坛子已经碎了,看了又有什么用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去纠结已经发生的无法改变的事情。总跟孩子这么说,我却自己很少放开过。我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为什么每天总是有那么一点焦虑,源头就在于无论是对我自己还是我对孩子,我总在意那些浪费的时间,而不考虑我还拥有的时间。总为虚度过去的时间而自责或者愤怒,而不想想我更应该把精力放在当下。心里装的太多的负面,又如何让自己时时保持阳光呢?又如何对孩子做到温柔而坚定?
突然觉得自己像极了那个有两个儿子的老太太,一个卖伞,一个卖鞋。晴天担心大儿子的伞卖不掉,阴天又担心小儿子的鞋卖不掉,天天忧愁。普普通通的天,正常的生活,却把自己困在自己的牢笼里。我为何要做这样的人,明明可以晴天为大儿开心,阴天为小儿高兴,明明可以做个世上最快乐无忧的人,我为何不做?
这一瞬间,我好像回到了当下,嘴边本想说:“你看看你一天了也不去写作业,就知道玩!赶紧过来,写作业!”想想孩子也不是什么都没做,她做了一个科学小实验,给我讲了好几个小故事,听相声学了好多个成语,我就一下改口了说:“宝贝,我们玩了这么久了,玩累了吧。还好今天还没过完,我们趁这个时间写会作业吧,不然你玩到天黑再写,写的太晚了,我会心疼的。”很管用,立刻就去了~
所以,为啥要刻意去说过去的无法改变的事呢,为啥要这也忧愁那也焦虑,用阳光的心态,活在当下,自己也会快乐轻松,还能给别人带来轻松快乐,所以我以后也该长长脑子了,我只想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