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宝宝有点发烧,流鼻涕。可能中午出去玩时,因为太热我把衣服拉链给他打开,受了风寒。晚饭后给他吃了点药,然后陪他读绘本。
《妈妈买绿豆》、《抱抱》这两本是他的最爱。虽然讲了很多遍,他自己都会接故事情节啦。但是,每次还是要读这两本。第一本讲完后,开始第二本——《抱抱》。因为整本书就“抱抱”、“宝宝”、“妈妈”三个词,所以在情节相同的情况下,语言和表达是每次都可以变得。可能这次在讲时,我把小猩猩的表情和心理变化表达的更加清晰,也或许是因为他稍有不适,有点“矫情”,在讲到小猩猩情绪变得低落,看到其他小动物都跟妈妈一起,能够得到妈妈的抱抱,小猩猩开始伤心、难过,再后来竟然哭起来,在我描述这整个过程中,每次听到说小猩猩伤心难过时,他的小嘴巴都会嘟起来并伴有轻轻的哭腔,伤心的的小表情全然写在脸上。于是我轻轻地将他抱在怀里,轻抚他的小脑袋,说:“妈妈在这呢,抱抱”!他的小脸开始不那么委屈,我继续往下讲,在大家的帮助下,小猩猩终于找到了他的妈妈,他终于得到了猩猩妈妈的抱抱,小猩猩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说到这,宝宝也开始微笑起来。似乎,他能够明白小猩猩情绪的变化,而且能够很清楚的理解我讲的每一细节,尤其是小猩猩心理活动和情绪的变化。
从这个细节中,从宝宝听绘本的情绪的变化中,我突然觉得宝宝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而且能够很清晰地明白我们给他讲的绘本或者其他书中的一些道理,所以,我们要抓住宝宝此阶段发展的黄金时期,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更多的输入,从小培养宝宝的良好习惯和各种能力。
孩子在成长,作为家长,我们要和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