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读《教学勇气》心得体会4
小小强

本周第四次共读内容为《教学勇气》第二章《一种恐惧文化--教育和分离的生活》中的前三篇文章分别是:《剖析恐惧》《“有问题背景”的学生》和《教师内心的恐惧》。

第一篇文章中提到,如果想发展和加深对优秀教学起关键作用的联结能力,我们必须先看透这些不合常理但又强势的“分离”生活,并抵制之。先剖析出恐惧的原因才能解决恐惧,有些恐惧也可以是健康的,如果我们懂得怎样去破解恐惧,恐惧就能帮助我们生存,甚至帮助我们学习和成长。要摆脱不良的恐惧,既不能靠技术手段也不能靠结构改革,而是要深入了解恐惧主宰我们生活的方式和原因。

第二篇文章中这样写到,恐惧常发生在我们跟学生的关系上,这种恐惧割断我们与人密切联系的能力。假如我们能清楚和始终如一地看到这一事实,并且学着坦诚面对我们学生的恐惧而不是利用这种恐惧,我们将朝着更好地教学方向前进。但是洞悉这种恐惧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若透过“镜片”看学生,往往歪曲了学生的真实面目,无法认清学生到底怎么了。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对学生内部状态的诊断:多设身处地理解他们得需要,少推卸我们对学生困境的责任,则更有可能带来创造性的教学模式。尽管这不容易做到,但却是值得的。当我开始理解学生的恐惧时,我的教学朝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起来。我不再当学生无知,不再不准确地、自私地评价学生。相反,我体谅他们恐惧的心灵因而倾心教学。而且,当我做到这一点时,学生的心灵也能健康地成长。学生在恐惧、沉默的背后是想去发现他们自己的声音,想去发出他们的声音,想让人们听见他们的声音的。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甚至是尚未发出的声音,这样有一天,学生才能够真实而又自信地说话。

在教学中,要不断宽容他人,关注他人,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不能匆忙地用我们可怕的言语去填塞学生的沉默,并且不要迫使他们说我们想听的话;充满深情地走入学生的世界,以便学生把我们看成能一直倾听真话的言而有信者。多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越来越多的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说出自己的真心话。在这之前,必须理解学生心中的恐惧,还有自己心中的恐惧。我们只有认清了自己的恐惧才能够洞察学生的恐惧。要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进而解读学生的恐惧,以及自己的恐惧。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923720
推荐日记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随手记》
《断奶记》
《时间流水》
《安心睡觉》
《风和日丽的星期天》
《亲子日记92——流感日记1》
《超能妈妈》
《假如我是一个精灵》
《春日公园见闻》
《周末》
《忙碌的周六》
《闺女:你就是我爸》
《断奶第三天》
《写给孩子中考的一封信》
《周末》
《第八篇之充实》
《日记》
《日记》
《顾振家亲子日记》
《17河南八里沟行》
《日常》
《亲子日记》
《元气满满的清晨(37)2023.3.5》
《亲子日记109篇》
《充实的一天》
《三八妇女节》
《生日》
《 亲子日记 1638 琪琪外婆 琪琪这学期有新的变化》
《日记》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