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说,在朋友面前,我们感到放松、安心、平和、快乐,我们能够彼此信任。培养一种自身认同和完整的意识,使我们无论在哪里都感到回归了灵魂家园。那对于学生来说,我们能如何去建立一些更多的信任感和和谐相处的模式,让她们也能够安心愉悦的接纳自己,快乐的学习呢?
比较理想的相处方式是有针对性的,通俗的说是因材施教。日常生活中那得松弛有度,但也少不了有凶悍的一面,专门针对那几个调皮捣蛋不好管教的同学,要不那几个同学得寸进尺更加顽皮。其实因为平时的管教方法,也“得罪”了很多同学,心宽的同学可能收敛一些,但胆小的同学会留下一些阴影。这是之前一直没有意识到的一个问题。直到一位家长说起她家的孩子压力太大,导致产生一些不由自主的小动作,这个情况在平时我也观察到了,但我粗心的略过了这些异常的行为变化。想起这位可爱善良的小女生,还记得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因为有些题目她做的不好,我狠狠的批评了几句,她哭了,没出声,但泪水已决堤。看到她伤心的样子,我很心疼,也很愧疚……因为本身她就是特别懂事的孩子,也很想学好,自己内心也很着急,我再守着全班同学过度地批评了几句,那一刻,无论是在情绪,自尊还是信心上,一定是很崩溃吧,所以泪如泉涌…可就是在她很伤心的时候,面对批评伤害了她的老师,她依然眼中带泪笑着一直对老师说没关系…此情此景,记忆深刻,那一刻,内心五味杂陈,愧疚和感动深深触动着我。这孩子太善良了!那么善解人意,即使自己很伤心也替别人着想~我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大错特错,因为我的冲动和难以遏制的坏情绪伤害了一个纯洁的心灵…
没听懂,是因为有些知识点是难点,所有同学都不太容易掌握,我可以耐心的多教几遍;我可以反思自己没讲明白,调整方法或角度重新梳理;我也可以多找几个同类型的题目来多练习几次等等…方法有很多,可我却选择了最冲动、最不可取的做法…
说到这里,我最想跟这位同学说一句心里话:对不起,老师真的做错了。无论如何我都不应该这么强硬粗鲁的批评你。包括后期也一直对你有很高的期望,给你很大的负担,其实至亲们:最希望的是让你开心快乐,只有放松自己的心灵,才会惊觉生活和学习都是一件很快乐和适当压力并存的事情。所以,抛开师生之间的严厉、批评和压迫,老师更想让同学们感受到平等,温暖,呵护与互助。
在以教学技术为中心的文化中,权威与权力不同的。权力是外部赋予的,而威信是发自内心的。以往一直在用权力寻找威信,以为可以找到建立威信的答案,反而大错特错…希望以后不忘初心,更好的修炼自己,能有余力多关注孩子的内心成长,建立好的沟通桥梁,让孩子们在阳光下灿烂的成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