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闲时间看了关于政法大学魏老师关于《互联网时代教育监管》的家庭教育课程,总结出了几点互联网环境下,从家长教育孩子的角度出发,做如下记录:
一、无处不在的广告。未成年人使用软件时候,要有大人陪同,防止无孔不入的广告及深度链接。
二、精准推送和引流。软件不断的精准推送,会影响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形成和固化,让孩子觉自己的观点得到世界的认可,但是唯独父母不认可。这种情况,我个人认为老师说的对,我们初中孩子的父母,应该尽快将网络这方面的强大功能来跟孩子沟通,让孩子有所提防,也能适当反省。
三、无处不在的社交。很多网上软件都增加了社交功能,我们家长应该打破原来“给孩子自由社交”的观点,重视线上和线下社交的监督。尤其是网上社交更值得关注。
四、沉迷网络游戏。沉迷网络游戏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可上瘾的精神疾病。所以未成年阶段,游戏是要禁止的。家长要摒弃如下观点:
1、游戏可以开发智力;
2、“他们玩玩也能考试好”;
3、有时间控制的玩游戏。
尤其是最后一个观点,可能是我们很多家长都曾有过一闪念的,一定要记得:游戏只有不玩和玩无数次。家长要以身作则,在家中不玩游戏,并向孩子进行宣传。
五、网络暴力和追星。孩子上网也会受到网络暴力的影响,映射到自己的性格中。也会有不顾家长反对,想尽一切手段去追星。这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及未来职业取向。
六、网络内容安全。网络上的内容,其宣传风向会小孩子进行模仿,从而发生危险。
以上这么多不安全因素,我们更要:
1、家庭协同。国家+社会+家庭+学校。
2、青少年模式的协同。平台开启青少年模式。
3、网络沉迷要有协同。学校发现后,家长要跟学校一起,将孩子拉回正轨。
孩子的教育无处不在,我们家长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用新眼光、新方法来武装自己,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做出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