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 “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之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意思是说,宁武子这个人,当国家有道时,他就显得聪明,当国家无道时,他就装傻,他的那种聪明,别人可以做得到,他的那种装傻,别人就做不到了。宁武子是一个处世为官有道的大夫,当形势好转对他有利时,他就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为卫国的政治竭力尽忠。当形势恶化对他不利时,他就退居幕后,或处处装傻,以便等待时机。
孔子对宁武子的这种做法,基本取赞许的态度。说明孔子是会审时适度、保全实力打不过就跑的智者。
这让我想起了苏轼,他心胸开阔、豁达乐观、又才华横溢,学富五车,顶级的全能学霸,但是,他总是不讨喜,一肚子不合时宜的话,王安石上台了,他说不好,他是改革派,改的太急,然后换一个保守派,不改革了,他还说不好。说新政策有些还是好的,不跟风,写了很多的诗,得罪了不少人,当然他这种做人有原则有底线,不趋炎附势,值得我们钦佩,但求仁得仁,有什么怨恨呢,。最后这辈子各种起伏,大半生在被贬的状态。朋友没了,财富没了,事业也没了。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辅佐好君王治理好国家的远大抱负从此化成灰烬。
即使这样,他还不改,不凑那个热闹。就不说你想听的话,不好意思。不是明哲保身,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吗? 因为他是我们最喜欢的诗词偶像,所以真希望他能学一学宁武子。
但是他了不起的地方是苦中作乐。不管在任何环境下,不管在任何状态下,他都能找到有意义的事儿,把这有意义的事儿做好。比如种地,做诗,做菜、为百姓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最终他是否后悔我们不得而知,可见一代诗神也有短处,何况我们普通人,在大小困难面前保存实力,不去消耗,不争一时长短,不逞口舌之快,争取反败为胜的机会,也许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