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个故事,感觉特有意义,题目是《像牛顿一样》。故事是这样的,说是牛顿特别醉心于实验,常常由于做实验而忘记一些事情。一天,他邀请朋友回他家吃饭,佣人做好了饭,朋友怎么等,牛顿待在实验室里就是不出来。最后朋友想戏谑一下牛顿,就吃了饭走了,并且告诉佣人不要收拾残局。后来,牛顿终于从实验室里出来了,看到饭桌上的残局,以为自己吃过饭了,就又去做实验了。
这个故事说明一些人做事不细心,实际上是批评的意思。我们也可以戏谑某人做事粗心时,说他像牛顿一样。即把事情讲出来了,又不尴尬。
我给儿子讲了这个故事,然后接着说上次我剥花生时,把花生皮儿放在碗里,而把花生仁丢进了垃圾桶里,我也像牛顿一样。儿子听到后说:“妈妈,我也像牛顿一样,上次我吃糖,把包糖的纸抓在手里,而把糖扔进了垃圾桶里。”说完,我俩会心的笑了起来。接着,我们又互相讲了自己做的几件粗心的事儿,讲到最后,我们都会相视一笑,异口同声的说自己像牛顿一样。就这样,一个故事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