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9日 星期四 晴
亲子日记第(1875)天
六年级九班李可心妈妈
早上吃完饭,查看手机信息时,忽然看到有个群里发了一个视频,视频里显示是在一个宿舍里,两个身着校服的女孩,面对面争吵着什么,我打开声音听到的却是让人寒心的话语!瘦小的女孩啪啪打着对面女孩子的脸颊,说着“下次我扒了你衣服打!我在初中打人你知道我咋打不,我是扒了她衣服打人……”而且在在两人之外也有人附和着说她在初中打人都是扒了人家衣服打!我瞬间怀疑自己的眼睛,这么蛇蝎行为的人会是这么瘦瘦小小的女孩子做的吗?可是从她们说的那么肯定的语气里听着又是真的!身着高中阶段的校服,做着校园欺凌的勾当,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怎么教养自家孩子?我们应该怎么跟孩子说,才能让她们保护好自己?果然视频下面开始有人担心,有人气的难受在发狠,因为看到有个人疑惑的问了句“一中不是管理很严吗?不是学习很紧张吗?”所以我冷静了一下,开始仔细观察视频里的环境,现在的高一好像都换了统一的床单被罩,但是床稍微有些破旧了,而且视频里的宿舍没有独立卫浴间,再就是镜头晃到门后时,看到有个学生穿着蓝色冲锋衣,所以视频里的学生不是一中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拍摄者就是学生,学校也不允许带手机!我仔细找了一遍的功夫,群里已经有人答复说视频的出处了……谁家的孩子不是父母宝贝似的养着啊,在这个视频里,父母舍不得动一指头的宝贝女儿,却被别人连续扇着耳光!我们做为外人看着还心疼呢,更不要说孩子的父母了!视频拍摄的相当清晰,没打码没做任何处理,揪心的看客们都想伸手揪住那个施暴者吧!反正我是这样……也希望看到视频的除了我们这些家长,还能有学校的老师和领导!对打人者做出应有的惩罚!不要因为关系和金钱而置公平于不顾,不要恐乱而只做打压不做处理!
关了视频后我也在想几个问题。首先就是怎么保证自己家孩子的安全问题。我们肯定是先要管教孩子不能欺负别人,再就是坚决不被别人欺负!教育孩子不惹事,但是不能怕事!受到威胁时要敢于说不!表达自己不怕他,能立刻求援助就要立刻求援助,没有援助又打不过就要先确保自己安全,再在过后的第一时间告诉父母!没错就是第一时间先告诉父母!因为父母绝对是拼命保护自己孩子的人。
其次就是感觉学校的学风、风气非常重要。现在很多人都在说学习不是最重要的,但是我觉得人家说的学习不是唯一重要的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但是我们还真不能理解为学习成绩无所谓!因为当下的中考,高考模式,如果我们真的不管孩子的学习成绩,吃亏的还是我们的孩子!今天的视频是高中阶段的孩子,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学风端正,学习气氛浓厚的学校里,出现这种佩带手机,大姐大一样的学生的几率有多大?哪里都有调皮捣蛋的孩子,也可能会有这种欺凌存在,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人员众多也是什么人都有对吧,但是我们也是要考虑到概率问题的对不对,所以我们在陪伴孩子快乐成长的同时,绝对不能让学习落下!第三个就是周五接孩子回来让孩子和我一块看一遍视频,正式的跟孩子说明注意事项!童话般美好的生活可能有,但是我更相信生活里风雨不断,我相信生活美好,但是我也知道美好不是到处有,世界特别大,总有太阳照射不到的地方!别的不说,就我们每个人来说吧,我们还每人都有个影子来不是!美好和丑恶不仅仅是一对反义词,也是两种现实存在的状况!
经过一天的时间了,我现在想起来视频里的场景,还是气的不行,天下父母心吧!生活的磨砺让我们无所畏惧,但是牵扯到老人和孩子的,却更能揪住我们的心了!希望学校已经严惩打人的学生了!也默默的祈祷挨打的那孩子能够早日走出心理的阴影,希望她尽早摆脱这段心理阴影,好好学习!力争考个更好一点的学校!
睡前思考:孩子的成长成才,到底是靠孩子自觉,还是要靠父母的管教和监督呢?
有位华人妈妈的育儿故事,侧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她叫于巾帼,有两个孩子。
大女儿萧宇琪是个天生的学霸,从小就文静听话,16岁时便荣获加拿大总督奖,以优异成绩被哈佛大学提前录取,后来创业成功,成为全美最年轻的亚裔女性CEO;
可二儿子萧宇阳就没有那么省心,从小就不把“聪明”用在正道上:
让他去练琴,他总能以“不练,少练,胡乱练”消磨妈妈的耐心;
学习上,一有偷懒的机会,就绝对不会放过;
性格古灵精怪,爱哭爱闹,总能想着点子给妈妈出难题;......
不过,最后他也成功考取了哈佛,成就了一番顶尖的事业。
很多人问,两个孩子个性迥异、天赋不同,为何能教得一样优秀又出众?
这位妈妈的回应,令人意想不到:
教育孩子有时候不能太开明,孩子对读书、学习没兴趣只是一个借口,家长放任不管,反而害了孩子。
天生自觉的学霸,毕竟只是极少数,对于大多数像于巾帼小儿子一样的孩子来说,自律都是个稀缺货。
但因为有妈妈的耳提面命,在他不想学习时,为了督促他,把餐桌当书桌用,一边做饭,一边盯着他做功课;
在他不想练琴时不断地“威逼利诱”:不练,就不能出去玩;少练,就减少动画片时间;好好练,就增加娱乐活动。
所以,才成就了他的今天。
指望孩子自觉,是最无力的教育;指望孩子爱上学习,是最难实现的愿望。
教育路上,最不能偷懒的就是父母,最不该放养的就是孩子。
日记末尾跟孩子们说一句“妈妈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