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教学勇气》4
木木

“我总会有恐惧,但我不必置身心于我的恐惧之中——因为在我的内心世界景观中还有我表达和行动的天地。”

恐惧常发生在我们跟学生的关系上,这种恐惧割断我们与人密切联系的能力学生是不同的个体,问题学生非一日之成,一定是有各方面的原因,刚开始在村小学校任教时,面对问题学生我经常在想成绩好的,家庭条件好的,部分学生陆续转进县城学校了,在本地的优秀学生自然就减少了,农村生活条件好了,一些家长即使在家带孩子,也没把孩子学习当回事,玩手机聊着天,哪管孩子做不做作业,重视物质,不重视教育孩子……

  “无论责备学生的陈词滥调在多少程度上确有其事,他们都严重歪曲了事实,而且他们扩大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相分离的程度。”仔细想想,确实就是这样。“问题学生”逐渐成为我们班级的边缘化学生,我有时候自以为是的认为,“我对你付出了努力,可是你不领情,不回头,不悔改,那就放任自流吧。”基础差,底子薄,问题多是我们给自己找到的退路,我们在工作中这样的念头不时地冒出,而这样的念头会时时提醒我们对他们听之任之,无所谓吧,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基础差,底子薄,问题多的人,我也不要再为难他了吧,这样的心理时时在干扰着我们走进这部分学生的内心,他把我们引到了另外一个方向,让我们离这样的学生越走越远。可是只要跨出了教室,他们就变得聪明可爱。所以问题学生真的是无法改变问题吗?

  回顾自己,对这些“问题学生”更多的是单方面的判断,多次联系家长无效后,无数次想放弃。对他们是曾有过宽容、关注、关心、尊重,可是当自己送出去的“宽容、关注、关心、尊重”在短则四五次,长则一年两年里得不到回应时,就开始有倦怠心理了。耐心和爱心开始减少了。自己何曾静心地经常找他们聊过天?走入他们的心里?更多的是密切地监管他们,叮嘱他们。在他们的面前,自己的亲和力少了,失望心多了。自我解剖后,我感到心灵通透了,期待这学期自己对“问题学生”的教导方式的改变,能让他们逐渐信任我,能把我看成一个能一直倾听真话的言而有信者。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930027
推荐日记
《第二篇日记一点点的改变》
《我要画个妈妈(2023.3.6)》
《成长的足迹201》
《2023.3.10星期五晴》
《2023年3月10日 触动》
《妈妈的快乐》
《约定》
《24拍球小能手》
《爸爸的“小情人”》
《24-2023-03-10轻轻呼吸,浅浅微笑》
《2023.3.10 星期五 晴》
《2023.3.10.星期五,天气晴,第245篇》
《亲子日记》
《亲子日记18篇》
《2023.3.10 星期五 天气晴》
《自由自在》
《日记》
《亲子日记第25天》
《3月10号》
《老师安排的第一篇日记》
《感恩遇见》
《和儿子约定(22)》
《3.10第一天》
《2023年3月,10日星期四》
《亲子日记22篇》
《3.10日星期五晴。第二十六天》
《童年的愿望》
《亲子随笔孩子的优点》
《亲子日记第七篇《第一次参加乒乓球比赛》》
《亲子日记第二十三天 学会独立生活》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