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一直是在摸索中前进,一边汲取前辈们的经验,一边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开展教育。
媛媛上幼儿园后,在三位老师的精心培育下,茁壮成长,她的每一个进步都令我们为人父母者深感和自豪。首先要求孩子的同时,我们自己就要做榜样,主动去了解孩子,尊重她们的爱好,孩子喜欢什么或不喜欢什么都是孩子的权利,父母应顺其天性,顺其自然,在沟通中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并对孩子的兴趣进行正确的保护和培养,让兴趣成为孩子走向成注意聆听,鼓励孩子多谈关于她自己的事。家长关心孩子,不仅仅要用眼睛“看”,而且要用耳朵“听”。这个“听”就是要鼓励孩子多谈谈自己的事情,尊重孩子的发言权,让她觉得自己很重要。人际交往中,我们明白这样的一条原则,尊重她人发言权。
但在亲子交流中,我们家长却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很多家长习惯以自己的意识领导孩子的行为,当孩子发表言论的时候,或者驳斥说“不懂就不要乱说”,或者毫不在乎的敷衍这样做会减低孩子的存在感,让孩子产生“我的观点一点也不重要”“我不值得尊重的”想法,很多时候我们家长忽略孩子的想法,孩子也是一个有自己需要和情感需求的独立个体,对于孩子的要求,一些父母都是对孩子有求必应,吃的、用的、穿的,玩的完全满足,甚至是不合理的要求也一概应允在这方面是这样做的:当孩子想拥有一个个性喜欢的玩具或其他方面的请求时,我们会和孩子约定好,如果每一天能好好吃饭,在幼儿园能好好睡午觉,上课时能尽量认真听讲,需要时能帮妈妈收拾整理,或者约定只能买一样,那么,到时候我们就会给买,而她呢,也会很乐意并很努力地表现自己。
我觉得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耐心的等待,增强了控制自己的潜力,学到了一些做事的技能,而且还懂得了要想得到什么东西,需要自己去努力,并付出相应的劳动或必须的代价,也在无形中培养孩子的职责感,不仅仅孩子,我们家长也要以身作则,说到做到,给孩子做榜样,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