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亲子日记
开心快乐

2023.3.13 星期一

亲子日记第1250篇

我们都想把最好的给孩子,不管是物质上的丰盛还是精神上的强大;我们都希望自己曾经有过的曲折坎坷能够远离自己的孩子,我们都渴望把自己最实用最行之有效的经验教训毫无保留的给我们的孩子!但是很多时候,结果却事与愿违。究其原因,就是父母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孩子是一本无字的书,父母在解读孩子的成长问题时,应该从心灵入手,而非单纯的从行为入手。教育实际就是一门动心艺术,父母应该懂得教育孩子的心理学,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走进孩子的心里,达到教育的目的。

只有当父母的眼睛从孩子的言行中离开,深入到孩子的内心,并且可以感知到的时候,所谓的教育才能真正地开始。而在这之前,都和教育无关,只是一个父母试图在另一个生命体上画上自己的图画,而罔顾对方的意愿。

有些父母按照自己的计划和目标教育孩子。,可最后发现孩子越来越难教,越来越不听话。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家长经常呵斥孩子,甚至是打骂孩子,结果可想而知。有的父母不惜血本把孩子送进各种名气很大的艺术班,并且花重金把孩子送到一流的学校,希望孩子样样都好,可到头来孩子特长,才艺,学习成绩却没有一样突出的,甚至还产生抵触心理,变来越来越叛逆。为什么父母用心良苦付出颇多,教育的结果却与初衷背道而驰?家长愤怒,把一切责任推给孩子,觉得孩子辜负了他的厚望,理解父母的心。但是他们有没有想过,他们所做的这一切是不是孩子想要的呢?他们有没有考虑过孩子真实的想法呢?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越指责距离越远。如果能和孩子及时的沟通,倾听孩子的心声,结果也许大不一样。“他是你的孩子,又不是你的孩子。”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孩子,和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孩子才愿意敞开心扉,你才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对方的喜怒哀乐,并且给予深深地理解。可以当孩子出现任何状况时,都对孩子报有同样的情感。可以不在乎孩子是否乖,是否学习好,是否有礼貌,而是在乎孩子有没有在每一天的生活中获得尊重并且感受到世界的仁慈。

克里希纳姆提说:善只会在自由中绽放,它不会在“说服”的土壤中生长。只要存在任何模仿和服从,它就不会显现。孩子出了问题,不要只看到表象。不仅关注冰山上面的部分,还要关注冰山下面的部分――查找问题的原因。如果只注重行为,对孩子一味的批评和指责,孩子就会向你关闭心门,不明白孩子的心,如何去引导和教育孩子呢?放下身段,和孩子进行平等交流,站到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心里,知道孩子真正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孩子成长。

每个孩子出生的时候都是天才。只有走进孩子的内心,理解孩子的想法,才会发现孩子的喜好,以及孩子内心深处长久得坚持。只要我们的家长善于发现个性后面的优点,顺势而为,你会发现它的特征背后其实还有很多非常了不起的力量。让孩子发挥出来,孩子就会越活越有轻松,越活越有成就感,也越来越快乐。成功不止是考个好分数,上个好大学一条路,而以兴趣为指导的生活和工作更值得我们追求。走进孩子的内心,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做出积极的回应,在适当的时候做些引导,让孩子身心自由的成长。你会发现自己的孩子也是特别优秀的。

鲁迅先生曾说:“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教育孩子,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他的心里,知道他在想什么,对症下药,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有效的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卓越不凡的孩子。

五五班王子轩妈妈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932428
推荐日记
《望月怀远》
《周日》
《开心的“植树节”》
《课间操的快乐》
《我的梦想》
《发烧》
《牙科》
《烤地瓜》
《买新自行车》
《日记》
《日记》
《植树》
《 随记 339》
《周末》
《我们一起和光同尘》
《日记》
《三月十二号 周日 大风》
《随笔》
《周未》
《优秀的那一面亲子日记第三天》
《亲子日记(454)“心流”》
《2023/3/12星期日睛亲子日记第502篇》
《思则变 变则通》
《3.11大风》
《随笔》
《亲子日记415天》
《日记》
《回老家杀鸡》
《微笑的传染》
《亲子日记》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