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送完路队走进教室,看到孩子们打开饭盒儿,每个孩子的菜里多了一个鹌鹑蛋。孩子们洋溢的笑脸儿,喊着有鹌鹑蛋。过了一会儿加菜的桶提了上来,我们班的孩子立马排起队伍,走到桶旁边喊着“我要鹌鹑蛋,我要鹌鹑蛋……”因为鹌鹑蛋是有数的,加菜的阿姨说每人只有一个。看着孩子们激动的小脸儿,我拿起了勺子,给每个孩子又添了一个。随后我也吃起了饭。后来我们班的一个小女孩儿端起盘子到外面又盛回来了一个。看着她红扑扑的小脸蛋儿,我就逗她。
“孩子你怎么才盛一个呢?”
“盛饭的阿姨说只能打一个。”
“如果阿姨不说,你还会打多一点儿吗?”
孩子笑着不说话,用勺子盛起那个鹌鹑蛋放在嘴里,脸上呈现出的是满足和甜甜的笑。
一个鹌鹑蛋竟使孩子们变得那么激动。我想教育、生活中我们应该需要这样的“鹌鹑蛋”。
晚饭过后,我和我家不满四岁的小二子交流她在幼儿园里的生活:背诵学过的古诗,配乐并加上了动作;边唱学习雷锋好榜样边跳舞;还讲了每周大树哥哥给上的体智能课……幼儿园放学后与好朋友佳佳在楼后做蛋糕、摘粉色小花的事儿……她高高兴兴地讲着,我津津有味地赏着,这些难道不是她的“鹌鹑蛋”吗?
玩了一会儿,我们娘俩把战场转到了卫生间里。她放水,我来洗衣服。我们边听音乐我背《三字经》,背着背着我就卡壳儿了,然后就问她丝与竹乃八音后面是什么?详训诂,明句读的前面是什么?这中间前前后后停顿了四五次,她都一边玩水一边奶声奶气的提示我,她提示我继续。这些难道不是我的“鹌鹑蛋”吗?
周末我们一起去河边沙堆上玩沙,不停地爬上去滑下来。她还捡石子丢到了水里,乐此不疲,把蚌壳扔到水里,美其名曰小船小船。鞋子湿了,裤子也脏了……这些难道不是我们共同的“鹌鹑蛋”吗?
孩子这么容易满足,所以以后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尽量地送给孩子一个个“鹌鹑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