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看过一个牛肉面的故事。
每天放学后,奶奶都会带孙子去学校旁的餐馆吃面。
两碗牛肉面,奶奶每次都把自己的牛肉夹到孙子碗里,乐呵呵地看着孙子大口吃肉。
有一次,奶奶提前将自己碗中的牛肉,夹到了孙子碗里,孙子没看见,便嚷嚷着要奶奶把肉给他。
任凭奶奶怎么解释,孩子都一口咬定奶奶把牛肉偷吃了,大喊“奶奶是骗子”,在店里撒泼大闹,还一把打翻奶奶的面条。
直到奶奶同意再点一碗面,把牛肉都给他才罢休。
故事虽短,却暴露了大多数家庭的通病:
吃的都按着孩子的喜好来,总是给孩子特殊照顾;
好吃的都紧着小孩先吃,大人自己随便将就。
在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受之无愧感”:指的是孩子习惯了接受,就会觉得什么都是理所应当。
一个孩子,总是被优待,被放在家庭C位,他就会觉得受之无愧。
对他再好,他也觉得那是理所应该的,不会知道感恩;
反之,你稍微忽视了他,他就会心生不满和怨恨。
受之无愧感强烈的人,最后往往会变成一头“白眼狼”。
所以,想要孩子不自私,就不能给孩子特权感。
对此,李玫瑾教授给出了两点建议:
一是不准孩子先吃。
孩子喊饿时,父母可以告诉他:自己也饿着肚子,但还要煮饭菜,要想快点开饭,就要一起帮忙。
一定要让孩子在劳动和付出中学会理解和体贴父母。
二是教会孩子念着父母。
比如吃饭时爸爸还没下班,就要提前给爸爸分出一份干净的饭菜。
让孩子知道,眼里不能只有自己,还要心疼长辈、敬重长辈。
养出一个懂得心疼父母,感恩父母不易的暖宝宝,才是父母最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