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听了武际金校长做的几次报告会,或多或少引起一些共鸣。他能在人生巅峰跳出教育体制一头扎进家校共育培训这片汪洋大海,这是常人做不到的,说明他具有搏击风浪的能力和清醒的自我认识,他也一定经历了很多苦难,毕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佩服他的勇气和自律。
接下来,谈一下个人的一点学习感悟,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1.先有关系后有教育。教育是人与人的活动,微观教育是个体人学习知识和技能;宏观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对人施加影响,以促使人身心发展的活动。社会是人的社会,教育既然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肯定是先建立关系,然后才能施加影响,没有关系,何谈施加影响?想一想我们身边,当心怀尊重、信任、真诚与对方沟通时,有谁会戴着有色眼镜来识别你?坦诚的家校沟通有利于双方了解学生情况,及时纠正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当内心不信任、没有尊重,带着某种情绪或偏见时,朝夕相处的学生首先会感受到,都是成年人你能感受不到?一言一行反映的一个人的内心和素质,当对方感受到不友好时,关系也就降为冰点,携手共育只是一种单相情愿罢了。
2、细微入手,学习反思,从此刻起。经常有人说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管孩子,还有就是不会管和教孩子。这都正常,毕竟谁都需要生活,术业有专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你不做,别人做,没人强迫你,当问题出现了,与人家比看到差距了,才想起怎么办。未来社会是学习型社会,学习不仅是小孩的事,也是老师和父母必须要做的,一起学习,共同成长。父母陪伴孩子成长是非常幸福的!不会管和教,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别人的做法,从小事做起,先来改变自己。记录一下日常,回头再读感到的都是幸福,若干年以后,那都是回忆。
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就会感受不同,经历不同就会认识不同,愿求同存异,携手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