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来到罗庄四十中学习,在这里,今天上午两节课及说课讲座,分别是贲友林老师的最新课例《比的认识》及讲座《数学课堂:选择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数学方式》,吴正宪老师带来的课例:《乘法分配律》及说课+讲座。下午的三节课分别是王永胜老师带来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及说课,储冬生老师《解决问题的策略》及说课+讲座:《问题驱动式教学的思与行》;俞正强老师《认识速度》及说课+讲座:《认识:从活明白,想明白到学明白》。
第一感觉,竟然可以现场观摩数学大家的现场风采,心情无比激动。今天讲课的老师们有好几位是刚刚赶到会场,第一次见学生们就开始正式讲课,他们的课堂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真实,学生从无到有实实在在的在变化,在体验,在感受,没有任何的表演,就是实实在在的上课。但是,各位数学大家的现场风采无与伦比,让我见识到了最高规格的常态课。
分享一下给我深刻印象的瞬间:
一、贲老师从课前研学单举例生活中的比及解释比让孩子初步感知比;第二步通过给孩子们举例的比分类为同类量的倍数关系比和不同类量的对应关系比,让孩子对比有更清晰的认识;第三步通过发现比,及时巩固拓展比的认识。预设,课上生成资源,留白课下思考,及重难点的处理方式,让我收获满满。
二、吴老师的课先从三个不同的问题:为新同学购买校服,求长方形的周长,贴瓷砖的数量,从不同的故事里发现同样的东西,从而初识乘法分配律;再通过有感觉后举不完的例子里有了概括总结的需求,从而总结出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吴老师带领孩子们亲历数学建模的过程,本节课种下种子,下节课继续发芽开花。同时,吴老师对当前的大单元教学用实例告诉我们该如何去设计,每节课该怎么上还是怎么上,但是结束时要多说半句,为后面的相关知识做铺垫。不能为了大单元而大单元,而应该是拉不断扯不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最后一节课是俞老师执教的认识速度,他通过六年级孩子习题中求每千米用几分钟的“痛点”出发设计了《认识速度》一课,不仅让学生知道了速度有两种模样,也让很多老师第一次知道原来速度既可以是一个时间单位内的距离也可以是一个距离单位内的时间。
今天的观摩,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学习的道路长又长,出来了见识了,就要鞭策自己在路上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