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9日 星期日 天气晴 第421篇
我现在也成了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有时候也会很焦虑,爱之深、责之切吧。中国式的父母大多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父母对孩子的爱够多、够上心,但是能不能给到孩子真正需要的爱呢?不一定。爱太过,有的时候会造成溺爱、会剥夺孩子成长成才的权利;爱太少,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和认同感。所以问题来了,当父母太难了,到底要如何把握好这个度?才是最大的问题之所在。
孔老夫子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提出来了:“因材施教”。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让花成花,树成树。实际上,道理是相通的,只是换了个说法而已。
我们的教育不能光指望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不足之处,比方说,不管是大班制、还是小班制,它都不可能完全实现一对一,每个孩子的天赋、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等不尽相同,这就很容易出现“一刀切”的问题。也就是说,适合大多数的,未必适合咱家的孩子,咱家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也并不能代表这个孩子不好。
在教育环境受限的情况下,很多孩子的天赋和特长是被压抑的,是不被看见的。
而在将来,走出校园、走入社会以后,能够真正拉开差距的绝不仅仅是那一纸证书,反而是天赋、特长更容易发挥作用。那这个时候可能就会有家长问,那孩子在学校里是不是就不需要努力学习了?当然要学,但绝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学历。
成绩好和成绩不好,都有出路,条条大路通罗马。关键是选择适合自己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需要羡慕谁,你是你,他是他,你生来可能是一朵花,别人可能是一棵树。你有你的好,他有他的好,这个世界需要树,也需要花,无可替代,也没法替代。
是花,就该长成花的样子。
是树,就该长成树的样子。
百尺河小学六年级一班 李泽霖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