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又坚持写了一篇日记,儿子也坚持阅读了半个小时。
早晨,送他去上学的路上,我问他《傅雷家书》好看吗?他说,挺好的,都是傅雷夫妇写给去波兰留学的儿子的家信。我又问,里面有让你印象深刻的内容吗?他说有,有对音乐艺术的鉴赏。
看来他确实把这本书读进去了,这就达到阅读的目的了。
读书使人明智,这点真的没错。
我小时候就特别爱读书。上小学的时候,父母不给买,就借同学的童话书读。上了中学,开始去书屋租书,一本书一天两毛钱租金。琼瑶的、金庸的、古龙的小说,大部分都看过,有的还读了不只一遍。后来,有了零花钱,除了买吃的,就是买书和磁带。我还记得自己经常买的杂志,是《萌芽》和《郑渊洁童话》,后来还买过《南方周末》。参加工作后,曾经的大学舍友给我发来了一个电子书《明朝那些事儿》,读得废寝忘食,从此打开了读电子书的大门。
孩子的爸爸曾经说过,人的教育分为四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自我教育。我俩在成人之前,几乎都是自我教育,因为父母不懂教育,学校只负责灌输知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的养成,对我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书了。
小时候读童话,让我学会了善良,只要心存善意,就会有美好的结局。后来读琼瑶的书,让我学会了体贴他人,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为对方考虑。读武侠小说,让我学会了侠肝义胆、重义轻利,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辞。读青春文学,让我慢慢开始滋生了小资情调,讲究一个诗情画意。读重生小说,又让我明白,人只有坚强独立、自强不息,才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才能活出想要的人生。
可以说,我关于人生的道理,大半是从读书感悟而来,小半则是靠自己体会摸索而来。如果说我的写作功底还过得去的话,也要得益于读了大量的书。高中时的闺蜜曾经说,这些年我算是整明白了,起初我们的成绩在同一水平线上,后来你一直名列前茅,我却慢慢落后了,根本原因就是你喜欢读书,有扎实的功底,我读书少,光靠小聪明,学习成绩稳定不住。
孩子的爸爸也爱读书。他更喜欢读理论性的书籍,如《毛泽东选集》、《周易》、《庄子》、《素书》、《原动力》、《认知觉醒》等等。这些书让他的思想维度不断上升,眼界开阔了、格局打开了,工作也变得得心应手了。
我一直注重培养儿子对读书的兴趣。从出生的第二个月,就开始给他读书听了,几乎每天都读。虽然他那时还听不懂,但我想从小让他熟悉书本,习惯书本的存在,总是没有错的。后来孩子听得懂大人说话了,每天晚上就主动要求我读故事书给他听,一直读到幼儿园结束。自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能够自己读了。
读书的好处很多,认识的字多,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思辨能力强,还能开阔眼界,让人明智、明理。读书多了,对数学的理解也很精准,写作文自然也不愁无从下笔。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随着“大语文”时代的到来,孩子更需要大量的阅读,需要丰富的积累,这样才能保证知识的广度、答题的速度和精准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