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早早起床收拾一下东西,大宝起床迷迷糊糊过来问我:“妈妈,你怎么起的这么早呀?你再睡一会儿吧。”很多时候,这个调皮可爱的大宝总是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温暖。
提前几分钟来等待叫号。小宝在最前蹦蹦跳跳很开心,还说要给我们当导游,领着我们去找检查的地方。医生看完复查结果告诉我们恢复的还不错时,心里悬着的那颗心也算踏实了。但注意的还很多,半年内不能剧烈活动,注意休息,饮食上更得注意不能吃太多,而且太凉的、油炸和不易消化的暂时不吃。
满足哥俩的小要求,带着哥俩住了大酒店,去餐馆吃了饭,去旁边广场玩了玩,还送给他俩心仪很久的双重陀螺玩具。济南之旅完美结束。
看了一篇文章,里面写到《亲子沟通密码》一书指出,当孩子做出不好的行为时,我们不妨用积极的语言,正面引导他。
家长平时在生活中,可以多用肯定的语言来引导孩子。
比如:
将“天天东西乱放,烦不烦”改成“记得把东西放回原处”;
将“你怎么这么笨”改成“再想想,看看书,肯定能做出来”;
将“你是不是撒谎了”改成“我相信你是个诚实的孩子”;
多用正面的语言来引导,孩子更愿意做出改变,也会在这些话语里,变得积极乐观,充满力量。
当孩子哭闹、发脾气、表现出情绪的时候,家长应当控制好情绪,放下评判,带着同理心倾听和理解孩子,更有利于孩子冷静下来,感受到爱和温暖。
就如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森所呼吁的那样——
如果我们能时刻问自己:“我这样做是在给予孩子力量,还是在挫伤他们?”我们在对待孩子时就会使用更有效的沟通方式。
好好说话,就是在经营高质量的亲子关系,也是对孩子内心的滋养。
记得一则公益广告中有这样一句话:
“因为有爱,每句话都要好好说。”
家庭的幸福需要用心经营。如果我们爱家人,就不应该让彼此陷入恶语相对的境地中。
温柔的话语,更能抵达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