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定的闹钟在响过第二遍后,麻利的起床,拉开窗帘,阳光透过玻璃窗,有些晃眼。虽已入春,北方的天气乍暖还寒。
崭新而美好的一天开始了。
为啥要定两遍闹钟才起床?因为有时候睡的太香或者某些原因,可能会听不见闹钟声音,两遍稳妥一些。其二,第一遍铃声定的稍微早一些,醒来后或坐或躺的在床上理清思绪,早上吃什么饭,今天需要做哪些事,大体的安排一下。正如孔子所例行的“一日三省吾身”。当然,两次闹钟的间隔不会太长,不然想着想着又睡着了。
孩子晨读完了在洗漱,我去做饭。有时候真是感觉黔驴技穷,不知吃些啥,但也千方百计的努力去做,早上不吃饭怕孩子肚子打鼓影响学习,并且营养跟不上有可能影响身高和智力。
今早上煮的孩子最爱吃的面条,加的荷包蛋。但闺女只吃面条,不想吃荷包蛋,她把鸡蛋夹到我的碗中。我一想,那咋行,再怎么说吃个鸡蛋比不吃好呀,我就想方法让她吃。我说,这鸡蛋你是吃黄我吃白哪,还是我吃黄你吃白,我正在为此法窃喜的时候,没想到闺女甚至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我只吃面条。
这个回答出乎我的意外,但也让我欣喜。
她的思维没有被束缚,并没有不情愿的选择一种,而是一种更高明更委婉的拒绝。学会拒绝,也是人生之道。
小的时候,奶奶喂一口她就吃一口,从不知拒绝,导致吃的过多而呕吐,后来就让她自己吃,坐在宝宝椅上手里抓着面条,嘴里留着长面条打瞌睡的那个情景,在我每次看到那张照片的时候都会眼里噙着泪的笑起来。懂事的孩子,很早就学着自己吃饭,在比她大很多的小朋友该不会用筷子的时候,她早就用的驾轻就熟了,买的儿童筷根本没用上。吃饭,从不是问题,她不挑食,胖乎乎的。
鸡蛋没有吃,那让她多喝一点牛奶吧,我只是在尊重她意愿的前提下,尽可能让她吃一些罢了。
我一直担心她太老实,会影响其全面发展,包括交际等。没想到的是,在上学过了一段时间后,她的班主任说闺女变化很大,成长很快,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也爱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也爱主动和同学玩帮助别人了。我想,这都是老师鼓励的结果,因为闺女每次拿到老师的奖状或者被奖励了小红花都会十分的兴奋。每次接闺女放学,在路上他都会讲学校里好玩的事情,今天擦黑板了,今天给同学发作业了,今天同学不舒服她去报告老师了等等,我也会多去引导她多讲一些,有时我并不关心事情本身,而是让她去开动脑筋想,去组织自己的语言,去尽情的展现。“做的很好,作为班长,不仅要学习好,也要多帮助同学,遇到要及时报告给老师,要学会组织领导能力”等话语,我都会及时奉上。
闺女很喜爱并且尊敬两位班主任老师,老师更是和蔼可亲,以身垂范,成为孩子心中那道指引前行道路的明灯。感谢老师的辛苦付出。
成长,是多元化的,是潜移默化的,默无声息,却会一鸣惊人的,就像竹子,前三年看不出变化,等到一场春雨,便会势如破竹,节节升高。你的付出,终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