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团队32期敏坚持分享第3.23
今天上午开了高中心理教师成长共同体会议。各个学校展示了他们的优秀的做法,超然中学实质上是最好的,他们非常的接地气,挽救了很多家庭,养正一个孩子,兴旺一个家族,高校长功德无量。领导分别一一讲话,他们特别的认真,都准备了详细的稿子。从另一个角度看,领导他们真的不容易,虽然经常开会,但是他们作为领导也应该做点事,他们做的事不就是开会吗?
以前的我可能对领导下的文件还是有点不接纳的,但是想一想站在他们的角度,他们只能没事找事做,只有做了事才证明自己的存在,领导的价值就是在开会上,所以我可能和领导的关系又近了一点,屁股决定脑袋,位置决定思考。
下午工作室开会,老师讲的课存在的问题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存在,但是在备课的时候,可能真的就是想把太多的东西给到家长。确实应该走心,让家长亲身体验到这节课的价值,他通过自己的思考收获了什么,这是最重要的。
蛤蟆先生看心理医生,我看了三遍,让我自己去通过觉察蛤蟆的成长经验,去思考自己的人生模式。
有的时候书看了三遍,真的也想不着具体的细节,但我通过自己的感觉和所有的成长经验,还是比较透彻的说出了我的感悟:
你和父母的关系是所有人际关系的基础,你对父母有一点不满和委屈和怨恨,可能会不自觉的投射到身边的人身上。和万事万物的关系是和父母的关系,只有你和父母从内心深处链接了,真正的接纳他们了尊重他们的命运了,可能你就会和自己和解了。蛤蟆先生他的家境是非常优越的,他的祖父期待他的爸爸超过他,但是他的爸爸没有做到,然后他的爸爸就期望蛤蟆先生超过他,从小对蛤蟆是更多的批判,否定,责骂,用挑剔的眼光,更多的看到蛤蟆的不足,妈妈也给不到他心理营养,于是蛤蟆就活得很憋屈,身体里藏着愤怒和委屈。这些负面情绪都藏在身体里,他不敢对严厉的父亲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想法,于是他就把这个负面情绪攻击了自己,最终抑郁了。其实抑郁的孩子都是把对身边人的愤怒转移到自己身上,自己去批判自己,否定自己。其实他这个时候是处在父母自我状态,但是他自己觉察不到。很多时候蛤蟆是处在儿童自我状态,只有大多数处在成人自我状态,他的人格才会是比较健全,才会是成熟的活出自己。当你的灵魂不住在你自己的体内,你可能真的就活得特别的纠结,焦虑,抑郁。只有你对自己的人生有自主权,有选择权,真正的活出了自己的渴望,你才会成为一个成人。觉察人生坐标游戏,我好,你好,大家好,这才是一个成熟的人格,这才是一个幸福的人生。
开会他们也要认真的去准备呢
这样减压你会怎么想、又有怎样的感受和决定呢?
拿出一张纸。在纸的端,写下你认为自己十几岁的孩子应该什么样。然后,在纸的底端写下他实际什么样。看看这之间留下的空白,用“压力”两个大字把整个空白填满。压力,就是由生活应该什么样(你认为的)和实际生活之间的空白来代表的。
这时,你就能明白为什么自己会感觉压力那么大了,因为这两者之间的空白可能很大。现在,想想你在压力很大时会做些什么,把这些事情写在那张纸中间的某个位置。你写下来的,就是你感到压力时的应对行为。如果你仔细看看,就会发现,这些应对行为可能会增加你的压。
下面是比较巧妙的部分,叫做折纸,你需要做的是将这张纸的底端往上对折,使你写下的两句话挨在一起(父母们,你可能需要让自己十几岁的孩子为你做这一步)。当你看到这两句话挨在一起,中间没有了压力时,你怎么想、有怎样的感受和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