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每一个有自己的才能、优势,同时都会伴有某种缺憾或局限。每一个优点也是自身独特性的一个缺点,或者说是自身认同的独特景观。那面对我们的局限改怎么办呢?帕尔默说“不要‘修修补补’,而是更深入地理解天赋和缺陷的悖论”,也就是要合理地认识自我,从而才能在我们自然本性的完整中更体面地教学与生活。如果像作者的第二个案例,我们拒绝与学生共舞时,那么优点也会变成缺点(在教学中出现这种低估的根源不是技术的失败,而是自我否定感,甚至是自我毁灭感)。“分离的教学违背着我自己的自身认同和完整,只会使得情况更加糟糕”。
如果教学方法不是扎根于教师的本心,无论教师的教学方法怎样花样翻新,对任何人都毫无作用。一个人拥有的每一个长处必定带来与其相关的短处,每个优点同样也是一个缺点、一种局限。好的老师,正如作者所说,具有联合的能力,他们能够将自己、所教学科和他们的学生编织成复杂的联系网,以便学生能够学会去编织一个他们自己的世界。这些编织者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讲授法、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实验室实验、协作解决问题、有创造性的小发明。好老师形成的联合不在于他们的方法,而在于他们的心灵——即人类自身在整个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