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抄到张老师的文章控制型人格之中的控诉行母亲 ,每一句每字都和我一模一样,我就是以前就属于那种控塑型,其实也就是自卑型,对待别人没有办法去对抗,没有办法行动就把自己的行为全都内化在自己的思想里,憋不住了,难受了就找人去倾诉,责任全是对方的错,自己没有责任,就在想在别人那里得到宽慰,使者就是典型的受害者模式,自己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受害,这角色所以感觉所有的全世界都是负我的
这让我想到昨天学习的过程中就是和家人的处理关系模式,为什么我竭尽全力的付出,却得不到家人的认可,而且别人还会抱怨我躲避我,这是我对家人的付出是带有条件的,我想要他们看见我,当别人达不到这个条件的时候,我就心生抱怨,指责,所以我即使努力付出,我妹她也不是真心喜欢我老公也对我只有抱怨,孩子以前也讨厌我,这都是我以前的人格模式,现在知道了这些,剩下的就是要努力改变自己
张老师说改变自己的方法,只有不停的肯定自己看见对方的优点,看见家人的优点和自己的优点
对孩子也要做到有求必应,不求不应,我这段时间大部分做到了,又有点感觉孩子是孩子,我是我,我们就是一个屋里的两个人,今天想让孩子去看爷爷,由爷爷想他的由头,可是孩子也表示不愿意去,我就多叫了几次,孩子虽然没有特别不耐烦, 最终还是没去,这中间我承认自己也带有目的,想借着叫他去看爷爷的这个事,想让他出去走走,事情没有成,我也不怨自己,也不怨孩子,我也在做
我的优点一早上起来打扫卫生,
二给孩子弄饭,孩子不吃就给弄到电饭煲里保温,
3听课学习,陪老爸
孩子的优点一,等我告诉他放在电饭煲里时,他很礼貌的说谢谢我,
二正确的表达,他此刻不想吃饭
三对我很长时间,在家里陪他的事情也没有怨言
老公也是一如既往的每天给我主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