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今年的初一学生来说,有一部分学生像一匹匹野马,日常行为习惯养成不好,自由散漫,对于老师的说教置之不理,总是做出一些“惊人”的举动。如,作业不交,天天让老师催。生活没礼貌,进教师办公室,推门就进的,老师问学生问题,学生不知道礼貌站起来,还有的学生犯了错误,老师无论怎么喊,都不搭理,一问三不知……
种种现象说明学生日常行为教育不到位,说明一些学生家庭溺爱太严重,养成了自由散漫,处处以我为中心的坏习惯。
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单纯的一次批评,一次说教不可能让学生彻底改变,要想真正改变,就需要教师有耐心,从思想教育入手,讲道理,摆事实,让学生理解并知道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在日常教学中及时监督学生,管理学生,及时指导学生。
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特别是屡次不改的学生,教师更要有耐心,有爱心,更要平等尊重他们,这些学生往往更注重“义气”。由于多种原因,造成学习成绩差,不良行为习惯多,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采取交朋友的形成,把教育融于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体验,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触动学生情感,转变思想,增强自信,然后不失时机地帮助学生树立理想。
谈话比批评好,易于学生接收,和学生拉拉家常,谈谈生活,从传统文化“孝”入手,从当科技发展入手,开阔学生眼界,让学生从“自我膨胀”中走出来,看到自己的不足,学生就会一步步好起来。
我们的教育活动往往是引导的少,犯错训斥的多,这样还容易造成师生矛盾。及早要求,及早引导,防微杜渐,在关爱和谐中改造教育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