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的一天,意外总是猝不及防。下午两点,李老师打来电话,儿子午睡醒来尿了裤子,需要送裤子过去。我暂停下手中的事,找到裤子鞋快速赶到幼儿园。我心态倒是稳定,这是本学期的第二次“事故”。从园门口递给老师,再三道歉,老师给换下来。下午放学,也是老师拎出来的湿衣服,儿子情绪也很正常,我从内心没有责备他的想法,这都是成长的过程。该干嘛干嘛。
晚上六点进行平衡车训练,自己拿着车下楼,回来也是自己搬车上楼,他爸爸中途也去了。下课后回家的路上,他爸爸开始批评他出发不及时还在抠鼻子,骑车时受别人影响大……可能是我个人性格,不太喜欢别人来指责批评,我内心挺抵触他说的话。平时都是我带孩子去训练,我们就开开心心上课回家,我没有指导什么,也没指责他。我们在路上就争吵起来。恰巧碰到儿子的女同学,儿子也不说话,只招招手。
晚上临睡前,儿子哭着闹着要我帮他穿内裤秋裤之类,我直接躺下了,告诉他等他平复情绪后,自己穿脱衣服。他边哭边脱上衣,成功了我就鼓鼓掌,后来自己穿上内裤,情绪基本稳定了。孩子情绪化时,作为家长真的要冷静,如果大人也情绪化回应他,孩子只会更崩溃,更不知所措,以后遇到类似问题,依旧不会处理情况。我这次温和平静地和他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尽量别麻烦别人,所以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脱”。他的情绪也会很快平静。
快关灯了,问他小便吗,儿子说不。他爸爸拿着小便池进来,劝了半天也不愿意尿,他爸开始说道理指责说“你以后再在幼儿园憋尿妈妈就去送衣服了”“你想尿尿直接和老师说”。儿子回“我不敢”。他爸“说句话,有啥不敢的,看你这样”。接着走出去了
过了一会儿,我们关灯了,我正在了解儿子想法,他想小便时不敢和老师说,他爸爸又推门而入:“是不是你们统一尿尿?你不敢说是遵守老师的规则?”儿子说“是”。他爸爸对我说“你去和老师聊一聊,让老师说一句想尿尿了就可以告诉老师,并不非要统一尿尿”。我相信老师肯定不会粗暴规定,必须一起尿其他时间不能尿。我说“你自己和老师沟通吧,我不当工具人,咱俩想法不一样”。他爸又说“没有加老师微信,你和老师说就是”我说,“在群里说也行,你现在加好友也行”。他就出去了…
白天见不到他爸爸,晚上这段时间爸爸对他只有批评和指责,孩子接着就哭了。他爸爸对家庭教育的学习真是没点意识,只盯着儿子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