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回应孩子真的是个课题,需要做妈妈的学习。昨天早上刚出家门,突然想到最近大睿读绘本有点懈怠,便打算激励下她:“宝贝啊,我听说小陈特别喜欢读绘本。”话音刚落,大睿情绪激动的说:“那你去找她做宝宝吧!”此时的我意识到自己犯个家长喜欢犯的错误:比较孩子,导致了孩子的逆反心理。我暗叫一声:“不妙,该如何回应呢?”不回应的话,是理亏,让大睿话语上占了上风,而且妈妈想引导她的目的没有达到啊,不能就这样认输呀!她之所以这样说肯定是觉得妈妈不喜欢她,喜欢别的小孩,可是妈妈真的只是表达的不够准确而已。妈妈赶紧说:“其实,除了这一点,其他的她都不如你。”大睿没啥异议。妈妈暗自松了一口气。
最近在读杨杰的《精准回应》,谈到引导孩子时,引是要读懂孩子感受,然后再导向你要的方向。我说的话没有注意到孩子感受,所以注定是不成功的引导。设想老公跟我说:“我看隔壁老王媳妇就比你贤惠。”我估计会说:“那你干嘛不去找她当媳妇?”而且连饭也不做了。大睿的回答是不是就可以理解了呢?我内心揣摩,老公怎么说,我会接受他的建议,当然是猛夸后再提小建议了,那是不是我该对大睿说:“宝贝,你最近进步好大啊!背诗背的认真,写字也那么累还坚持写,真是太难得了!如果再多看看绘本就更完美了!”我估计大睿会欣然接受我的建议。我想多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所以说话也是导向品质,不在于事情本身。杨杰还说,一个跟父母有良好沟通的孩子,眼睛都是亮晶晶的,我深有体会。
学会精准的跟孩子说话,精准的回应孩子是我接下来重要又紧迫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