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杜老师转发的一位教育专家的演讲《共情》。我们要与孩子共情,共情他们的内心,共情他们的行动。我们要用心的感受孩子们的情绪,给予理解和包容,同时也要正确的引导孩子积极乐观,积极向上。
是的,我每次吵孩子的时候情绪都是那么激烈而冲动的。每次吵完她们感觉自己的气消大半,可是回头想想又很悔恨自己的行为。为什么又吵孩子了,不是对自己说过无数次了,一定要和孩子沟通好,了解他们,批评教育就好,不能动手,那样也无济于事。而且,只会让我们份感情更差,变得无法沟通,谁都不信任谁了。
专家指出,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我们必须先确定彼此的感受,然后问为什么,慢慢为情绪找出理由。让理智跟上你的情绪,给彼此一个缓冲的“空间”。这样机智的去沟通,与孩子共情才能解决问题不是吗?
我真的是收益匪浅,确实生活中,我没有和孩子做到共情,知道他们范错了,上来就是劈头盖脸的大骂一顿再说,再说的才是“为什么”。我疏忽了孩子的感受和他被骂时的情绪。被骂后的他已经不想或者不敢跟你沟通了,不会对你说真心话了,他已经不信任你了,也不和你交心了。这可能就是越打骂孩子,孩子越不听话,还会不断范同样的错误的原因吧。
听课后,我受益匪浅,以后一定多多了解孩子,多注意他们的情绪,多关心他们周围的人和事还有他们在学校的日常互动。与他们共情,才能使我们彼此信任,沟通起来更事半功倍,更有利于建立良好和睦的亲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