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课,一个学生有问题,先是举手,经老师同意后,站起来回答。我很欣慰,虽然这种做法虽然是小事,但是是我经过努力付出教育的结果。
这届初一学生,入校后,有部分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很差。进入教师办公室不知道敲门,上课有问题张嘴就说,问老师问题老师站在,学生却坐在凳子上一动不动,遇到老师不问好,不知道让路,还和老师抢路。老师们都感叹这些学生缺乏教养,不懂礼貌。
其实,这些学生没有错,是我们教育不到,是家长教育不到。孩子的头脑原本是一片空白,关键是我们教育什么,要求什么?在我们高度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我们忽略了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教育。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能怨天尤人,而要亡羊补牢,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进行教育。特别是学生日常行为习惯中的短板。
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和习惯是很难的。我常常结合学生的不礼貌行为,谈危害,让学生换位思考,给学生提出做法要求 ,明确这些要求的意义。做法和要求让学生知道该怎么做不改怎么做。改变学生要有耐心,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要求提出后要做好监督,及时指导,甚至批评。
要彻底改变学生,教师要积极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实现共同教育,共同管理,让学生懂得感恩,让学生理解父母,理解老师。
教师和家长给学生创设活动平台,在活动中锻炼,在活动中知道,在活动中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