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4.3 星期一 阴转小雨
有多少家长能做到 “我很愿意听你说说”
心理学专家说:
“孩子到底在想什么,这很重要。你只有真正去了解他,理解他,成为他的朋友,你才能真正关心到他的成长。成为他的朋友,不仅是要陪他玩,哄他开心,更要走入他的内心,听他的心声,站在他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替他着想,完成共情。”遗憾的是,很多家长,都做不到认真、耐心地听孩子说说话。常常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看待孩子,不把他的话当回事,随意评判、怀疑孩子。
比如,哥哥和弟弟一起玩,想给弟弟倒水喝,不小心把杯子摔了,水洒了一地。
妈妈赶过来,立马就开始责怪哥哥:“成天就知道闯祸!”还没了解实情,第一反应就是批评、指责。
再比如,孩子最近学习上遇到困难,感到很挫败,抱怨了一句:“唉,上学真累。”
家长听了,马上激动起来,开始向孩子输出大道理。
不懂倾听的家长,很容易误解孩子,破坏他的自尊心、自我价值感。
爱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放下高高在上的成人思维和偏见,俯身进入孩子的世界。
不管发生什么,孩子说了什么,都不要带着偏见,去随意揣测他、怀疑他、指责他,多信任孩子,从积极正面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先学会做一个倾听者,问问孩子:
“发生什么事了?我很愿意听你说说。”
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和空间,了解清楚事情的全貌后,再去引导孩子。
被倾听的孩子,会因为这份尊重而感受到父母的温暖和爱,能够确认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总结起来,无条件的爱落到实处,无非就是几个关键词:尊重、接纳、理解、信任。
我们要围绕着这几个关键词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方式,相信孩子会更好地感受到你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