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放学回来,睿超心里多少有点儿动荡。原因是他说老师不让他管纪律了。
管纪律在幼小的孩子心中或许被当做荣耀的象征。然管纪律下的公平、公正和令人信服,似乎才是赢得信任与氛围和谐的保证。
既然说到不管纪律了,必会诉说其原由,做父母的也愿意听听小家伙的心声。这既可及时把脉其自身心理变化,也是更好的了解,并有效实施管教引导的重要步骤。
听他娓娓道来管纪律中的一些事件,又说及今不管纪律的自我推测,我亦因势利导。既然事出有因,那就应扬长避短,重振旗鼓再出发了。
因和他是平等交流,言语自会变得随和融洽些,再度提醒他团结同学的重要性。因其年少,也无法给他过多地讲大道理。或许磕磕碰碰才是成长中的美好印记。
记得入幼儿园小班时,就曾教他把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背的滚瓜烂熟,虽不全解其意,但随着自身认知的提升,必会明白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跌倒了不可怕,可怕是跌倒后的一蹶不振。从今下午放学后表现来看,其精神状态。他似乎已释然的放下,变得心无挂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