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写亲子日记第17篇,忙碌了一天,躺在床上想写亲子日记,看了一下有个消息,一看(春风)关注我了,看了一下她粉丝900,关注了682个人,一看这个人就不简单,应该发布亲子日记很久了,脑海里就在想,难道是女儿的的老师?往下翻了好多遍亲子日记,看了一下评论,竟然是大爱的陈校长,陈校长竟然关注我了?真的不可思议!觉得很惊讶!心里在暗暗想我一定要坚持下去,不为别的,为了能改变自己,为了能让女儿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妈妈,为了陈校的一个关注,我会一直努力的走下去,送给自己一个鼓励,加油💪
看到陈校第529篇
我觉得这一篇值得我好好学习
努力学习做成长型父母!(529)
想教好孩子,就要做“成长型父母”
随着孩子长大,很多父母会发现,一些当下的困惑,都能从以往的教育中找到答案。
尤其在了解过儿童发展心理学后,就会明白孩子目前的问题,都藏着以往家庭教育的失误。
比如,严重的青春期叛逆,很有可能是小学阶段被管得太严了。或者,在幼年时没有被尊重过独立性,没有得到尝试的机会。
所以,家长朋友们可以结合我们的疑问和目的,在表格从中寻找答案。而且,它也可以帮助我们结合自己孩子的年龄段,和个性特征做好教育规划——
1、小学一到三年级,孩子的自控力普遍不强。这个阶段家长最需要耐住性子,做好规划者,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培养习惯。
2、四五年级,孩子的主动性开始增强。这个阶段,家长可以从规划者转为引领者,邀请孩子参与到养成好习惯的规则制定中来,培养他们的主动性。
3、六年级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早期,他们的自主意识更加强烈。这个阶段,父母可以从引导者的角色转化为陪伴者,把关注点多放在孩子的心理变化上,培养他们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和孩子一起适应小学到初中学习节奏和生活的变化。
4、初二到高三阶段,孩子完全进入青春期。这个阶段的他们自主意识非常强,如果此时父母在和孩子的日常交流中态度稍有强硬,就很容易激起他们的叛逆心。所以,对青春期的孩子,父母的角色可从教育者转变为旁观者,从侧面给孩子建议,多鼓励、多尊重、多肯定。
5、有针对性地养育,才能事半功倍。
每个孩子都有着独特性,前面所说的每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养育方法,也不一定完全适用于每一个孩子,所以还需要父母耐下心,多了解,多尊重孩子的个性化特征。
哲学家菩德曼曾说过:
“播种一个行为,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
“没有一个优秀的孩子,是在父母的放养中长大的。”
每个优秀的孩子,背后离不开父母日夜点滴地托举。
愿每个孩子,都能在父母的悉心养育下,培养出良好的习惯,养成自律的优秀品质,收获光明灿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