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放学,我问小书童,学校里有个演讲比赛的活动,给你报名吧。
“不行,我不喜欢。”小书童很肯定的回答。
嗯,最近她不止一次的说到了她不喜欢演讲啊、口才啊什么的。
她这么说,我完全理解。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一些自己独特的先天特质,小书童的特点是稳重,喜欢自己研究东西,也会比较坚持自己的想法。
舞蹈、画画、练字、安静地读书、做手工、做实验,这些都是她比较喜欢的,做她喜欢的事,她会很投入,很主动地去完成。演讲表达,确实不是她喜欢的。尽管以前有类似活动,都鼓励她参加了,也得奖了,但看得出她并不喜欢。
以前有个木桶效应的说法:说一个木桶能盛多少水,完全取决于短板有多短。现在看来,这个理论已成过去式,一味补短板不是明智做法。
新木桶理论,也就是斜木桶理论,倒是值得借鉴:说一个木桶能盛多少水,不是取决于短板有多短,而是取决于长板有多长。
看,这样子斜过来,是不是就不一样了?
当然,人有能动性和木桶还不同,但这个道理值得借鉴。
我们不是完美的人,不是完美的父母,孩子也不可能完美,所以,不能期望他们十八班武艺样样精通,发现她的特点,鼓励她做好自己喜欢的事就好。不喜欢的,遵从她的意志就不参与了。
人各有命,做好自己就好。
允许自己做自己,允许孩子做孩子,身在当下,活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