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吃鸡蛋是一个古老的习俗,承载了太多儿时美好的记忆。
小时候,总感觉清明节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这一天妈妈会给我们煮鸡蛋,而且妈妈还会将煮熟的鸡蛋用洋红洋绿染成各种颜色。被染成红红绿绿的鸡蛋装在妈妈编的鸡蛋网兜里。然后拎着鸡蛋到外面去,和小伙伴们比,比谁的鸡蛋大,看谁的鸡蛋红。然后在一片助威叫好声中,我们将鸡蛋互相碰着,看谁的鸡蛋最硬,能将别人的鸡蛋碰破。这种简单而快乐的游戏,往往很难有胜出者,到最后大家都会在一片打闹声中,将鸡蛋扒皮,然后吃掉。
长大后,每逢清明节,还是习惯于吃鸡蛋,但因为离开老家觉得麻烦不会再将鸡蛋染色了。随着年龄的增加我才意识到,其实生活不能只遵循实用、简单的原则,还要遵循传承、丰富的生活原则。老一辈流传下来的传统风俗,其实都有它存在的道理。清明节,我们就应该用心去点缀,将鸡蛋染成五颜六色,不仅给自己带来快乐,也包含着一种生活的趣味,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不论身在何处,年龄多大,清明节里自己动手染一枚鸡蛋吧,给自己增添一份童年美好的记忆,也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