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7日 星期五 天气 晴
这个学期的第二次家长会,主题是《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早早的来到教室做好准备,19:00准时开会。
首先各科老师简单介绍了孩子们近期的学习情况,学习的重、难点,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大体总结为:1、基础知识要打牢,它是各科的奠基石。基础牢固才能稳步向前。
2、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学习效率事半功倍。包括书写、家庭作业、课前预习等。
3、行为习惯的养成,会成就孩子的一生,无论是言行举止还是个人卫生,都是我们需要协助孩子养成的。
4、课堂纪律。专注力能否持久决定孩子的课堂听课效率,这个对于我们家长来说是重中之重,作业同步跟踪,才能帮孩子更好的掌握当天的课堂所学知识点。
接下来,由班主任老师主持今晚的家长会主体--《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解:
一、同伴交往的作用:
1、可以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2、可以发展、丰富孩子的社交行为。
3、良好的同伴关系能为孩子提供安全感和归属感。
二、小学阶段同伴交往交往的特点:
1、孩子的同伴关系最初建立在外部条件或偶然兴趣一致的 基础之上。
2、孩子对对同性别的同伴选择较多。
3、与同伴相处的时间增多。
三、同伴间发生冲突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孩子方面
1、孩子的 性格过于内向。
2、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过强。
3、年龄小,交往能力弱。
(二)家庭方面
1、父母不爱与人交往。
2、家庭氛围的和谐程度。
3、父母不恰当引导。
4、父母的过度保护和干涉。
5、父母忽略孩子的同伴交往。
四.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
1、家长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家人间建立民主的互动氛围。
3、父母利用自己的性别优势,引孩子积极互动。
4、为孩子提供交往的机会。
5、帮助孩子提升交往技能。
6、引导孩子自己解决与同伴的矛盾。
亲子关系是孩子的第一个人际关系,以后的人际关系都是这个模式的推广及延伸。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这都是作为父母应为孩子做表率的。
之后的家长畅谈环节中,流露出最多的问题都是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自主的学习习惯,如何与孩子交流沟通,如何管教孩子等等。班主任总结时,我记得最深的一句话是:“不是我们家长们没有努力,是我们的力没有用在点上。”我所理解的这个点就是习惯的培养上,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这个过程曲折坎坷,是需要我们家长陪孩子一起关关攻克的,而不是让孩子孤军奋战。
为人父母,就应该有责任和担当,勇敢的陪同孩子一起面对挑战,不断的学习进步才能成就孩子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