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节后的左画右写,我陷入了沉思。
这半个多月来,语桐期盼几日的休息日,要么宅家,要么特长班,极少下楼。每周末只有一个多小时,楼下广场溜达一圈,或者爸爸带去放风筝。
周二晚上,匆匆忙忙"糊弄"完作业,她就去了姑姑家。清明节,姑姑放假一天,她和姑姑提前约好了。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我极少言而无信。姑姑突然被通知:不放假。和她沟通了下,约定清明节当天,她在姑姑家做手工或者看电视,中午和姐姐吃泡面,爸爸带奶奶从医院归来去接她。她满口答应,我却隐隐担忧,怕她看电视忘记时间,怕姐姐玩起手机来忘记她的存在,怕表姐俩吵架,怕她玩平板玩得忘乎所以……
虽然担心,我也要给予她足够的信任,我没有一遍遍电话追问她在干什么,没有叮嘱过多,只是让她好好玩,安心等爸爸。可是她却乐不思蜀。
节后的写话是《清明节》,她写的内容是:星期六,我在姑姑家,先看了一会儿电视,又和姐姐做了一会儿手工,我把手工送给了姐姐。我又看了一会儿平板。姑姑给我们点了炸鸡外卖……
这就是语桐的清明节一天,没有清明节的意义,缺乏了陪伴,缺乏了乐趣,只是枯燥地玩了好久的电视和平板。
期待春日阳光,期待升温,妈妈又可以和她每周出去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