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就是要开创一个实践真正的共同体的空间,为了开辟通向真正的共同体的道路,要先排除一些障碍。共同体是个体内部不可见的魅力的外部可见标志是自身认同和完整与世界联系中的交融。
作为教师,我们的教学应该是和学生一起创建共同体的一个大的空间。教师、学生、教师学校是空间里的主要人物,而教师和学生是这个空间里的核心人物。能把学生这个核心人物体现的变为主体,是我们这个空间共同体所创建的意义便变得巨大起来。在这个共同体的空间里,我们可以和学生一起探索知识的乐园,一起探究解题方法,一起讨论生命的意义,从而彼此关系和谐,达到最终教育孩子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理解。学生可能要过许多年,才会感谢一位曾令他不满的交给他真相的教师,当教育共同体的市场模式假定顾客永远是对的事,无论他的问责伦理标准,怎样恰当,他都不能达成优质教育的初衷。
现实是共同联系的关系网,我们只有存在于这种共同联系中,才能认识现实。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无论是什么样的共同体模式,我们必须参与进来,在里面有所见解,有所思考才算真正的参与其中。只有理论的支撑而没有实际的行动,所有的共同体都很难实现最终的目标。就像学习要留有痕迹一样,我们现在读《教学勇气》这本书,写一下心得体会,就是对这本书读过的一些痕迹,对这本书初读的一个思考,真正的理解,一本书的内涵就要反复的去研读,这就用实际行动去看一本书从而加上自己的思考,使这本书读起来更有意义是一样的道理。
真正的共同体是这样一个认知形象,既拥抱所有事物所依赖的生存巨网,身陷网中,又拥抱那些恰好对我们认知事物有益无害的事实。这个形象不但托起了人类的存在形式中显现的联系,不论亲密性,公民性,还是责任性,还包括了我们与非人类存在形式的隐性联系,它是一种有能力担负认知教学和学习的教育使命的共同体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