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在会议室里举行了近期关于“三写”工作的一个座谈会。陈主任他们分享了外出学习的经验,很多老师从自身和班级家长、学生方面进行了分享交流。我有了以下收获:
一、关于"亲子日记”
1、不强求必须写多少,家长们能坚持写就很棒;家长们能参与就很棒。因为只要写了就代表了一种态度,对班级和学校工作的支持;对孩子教育的关注;家长自我进步的开始。
2、亲子日记拉近了距离。
一方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老师通过家长的亲子日记更全面了解学生,发现孩子不同的一面。看到不一样的学生,做为老师总忍不住和孩子多聊一下,多关注一下他。
另一方面,拉近了家长和家长的距离。家长们通过别的家长分享的亲子日记,发现原来自己孩子的问题,别人家孩子也有,不仅可以减轻自己的焦虑心情,还可以相互借鉴同样的问题不同的处理方法,怎样效果更好,拉近亲子关系。
最后,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亲子日记,学生彼此之间更加熟悉、了解。
二、关于学生的“成长日记”。
老师们一致认为不应该一刀切,不能成为孩子的负担。不同年级的孩子要求不能一样,孩子们的年龄和知识储备不同,能做到的程度不一样。例如对孩子们的成长日记,可以给定一个主题,一周写一两遍有质量的日记。也可以在早读前两三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日记,增加互动和积极性。
三、关于老师的"教育碎思"。
很有意义,通过反思,老师们会对孩子们少发火、多表扬,多发现孩子们的优点。师生关系更和谐。
“三写”工程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为什么优秀的孩子优秀?父母很关键。成为让孩子们骄傲的存在,可以从坚持写亲子日记开始。也许现在我们的孩子不是很优秀,但我们如果先行动起来,成为孩子们的榜样,成为孩子可以挺起头和同学交流的存在,是否可以相互促进,一起发生改变。
“亲子日记”已成为一种新的流行,让我们一起紧追潮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