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世界上最神奇的事,莫过于孕育一个携带我们基因的小生命出生,而父母能够参与孩子的成长,也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幸运的事情了吧,陪伴孩子成长,我们能够重回生命最初的快乐时光,而完整的人生就是前半生做孩子、后半生做父母,一个转身可能就是一个新的开始。
曾听人说,能够陪伴孩子成长,不管去做什么、不管孩子听不听话,这都是一种幸福、更是幸运。所以,能够一直陪伴在孩子身边的家长是不容易的,这需要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但陪伴在孩子身边并不代表就是给孩子最好的陪伴,有很多家长每天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但他们之间的相处时光并不和谐友好,反而还会发展出一言不合就发生激烈分歧。和谐的亲子时光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错过了便很难找到。
我是一个比较要强的性格,果果刚出生的时候考虑到女儿年龄还小,现在还能在事业岗位上多拼搏几年,于是果果百日后便回到工作岗位上开启事业之路,刚出百日就忙着工作、忙着事业,也有人曾问我“你舍得孩子吗”,女强人的性格,大概很多人觉得我是看重事业大过于孩子的成长。那时在我看来,果果小的时候很多事情还不懂,爷爷奶奶带着并不会产生大的影响,等到上学才是学知识、为未来打基础的关键时刻,等到那个时候再回家好好引导,既可以缓解最初的囊中羞涩又可以弥补亲子陪伴,这样完美的计划看起来好像还不错,但真正体验之后才知道其中的苦楚。
因为和谐的亲子时光只有短短几年时间,错过了便很难再找到,在果果一,二岁的时候,我临走时都会偷偷悄悄地离开,如果当着她的面少不了一顿哭闹,甚至小小的身影还会固执地追在身后好久,看不得那种分离的场面、也确实舍不得孩子。老人在家照顾孩子、父母在外打拼养家糊口,这样的分工明确本应该是和乐融融的,但照顾孩子还好、一旦涉及到教育的问题就会发生很多隔阂。隔辈教育矛盾多,老人思想和年轻人的思想往往不在一个频道上,孩子犹如一张白纸一样任由描画,家庭教育不统一、孩子不知道该听谁的,最后我决定,教育孩子还是自己带着好,给女儿最好的陪伴,毕竟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需要优质的亲子关系作为基础的。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成长的个体,我们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除了要尊重孩子的想法,还要认真倾听孩子所分享的每一件事情,睡前这段安静的时间就是亲子沟通的最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