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二年级下学期接手的一个班级,是我教育生涯倒计时的一个夙愿,做学校管理耗费了我20多年时光,填表,写材料,应对检查,回想起来,怅然若失,总感觉自己像浮萍,没有扎根的土壤。分管家校共育以来,这种感觉越发强烈,看到孩子的无助迷茫,也看到家长的无知焦虑,我想有块小小的试验田,一手帮家长,一手扶孩子。两年半的时光,疫情的干扰下,我和孩子们建立了很深的连接,践行温柔而坚定,爱和欣赏,因材施教,各种方式走访家长,触动感化,开展活动,更全面的发现孩子的美好品德,开展社会能力成长课,让孩子看到自己也看到他人。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可爱的言行如同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我也在被教育的美好滋养着。
身在其中的教育人都能看到学校教育的"伪为"之殇:教育浮华背后的"真为”迷失忙,是现在所有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感受。整天的忙碌不息,的确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深入学校,细细考究:这些成绩和荣誉并没能形成真正的"教育生产力";取得的"成果"于学生的发展无益。面对教育的大环境,我们很多时候的牢骚,最后都化为一句没办法,所以我选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开垦一块自留地,种花育苗,做个寻摸规律,教学相长的园丁,不负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