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意思是说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就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坚固,甚至就变成天性了,以至于以后所取得的成功、创造的奇迹,很多方面都是由小的时候,习惯所支配的。
“快点妈,墨迹娃”这已经是家庭的普遍现象,尤其高发于小学时期。举个例子,就拿我的孩子来说,每天早晨,那起码得用“鸡飞狗跳”来形容的真切。我是真的急得不得了,但他呢,仍旧磨磨唧唧,一脸事不关己的样子。
该如果培养他不拖拉的习惯呢?我的方法真是屡试不爽啊,首先保持安静,不催,不提醒的状态。任由他错过校车接送时间,不能上学或者迟到他会比我更羞愧吧,但我还是会继续沉默,也不会去送他。必须要让他深刻体会,他是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认识自己的错误,对于长记性的他总会稍稍改掉一点坏毛病,随着时间推移对于时间观念的习惯也会慢慢的建立起来。
我个人一直秉承“今日事,今日毕”的做事风格。当日的事必须在当日结束前做完,哪怕加班加点也要完成,因为明天还会有其他事情,如果每天都懒惰一点拖拉一点,事情总会越积越多越来越繁重。勤快当然也是好习惯的一种。
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所以,我一直要求我的孩子,家庭作业一定要提前完成,绝不是零时抱佛脚,待开学,急急忙忙的赶工,不仅没有效率,质量也会一塌糊涂。好习惯当然也不是一时半会就会养成的,就如同书写,漂亮的字体没有一朝一夕的努力,怎能练就成功呢!
家长要适当的放手,并给予孩子鼓励,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孩子们体验大人的辛苦,也享受自己动手过程中的喜悦。孩子没有想象中的脆弱,反而他们很勇敢很努力,请松开孩子的小手,让他们自由的奔跑。
家长在培养孩子好习惯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仅只是监督与审核。首先要为孩子创造建立良好习惯的环境,家长是要带头的。自己都不严格律己,怎么能说服得了孩子?比如,你把垃圾丢地上,孩子有样学样,也会随地乱扔垃圾,家长还要求孩子讲卫生,这样情况下孩子如何培养好的习惯?
何为“言传身教”也就是如此吧!家长得有让孩子信服的条件,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孩子经过培养,自然可以形成新的习惯、新的反射。
以上都是我片面的理解。好的习惯是自律。是对自身的一种认真负责。家长要求孩子的前提下,必须与孩子共同进步方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