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有幸能够参加市优质课评比学习活动,各位老师们专业且精彩的课堂展示,让我学到了很多,收获颇丰。
作为一名登上这三尺讲台不久的晚辈来说,我无法去精确的评议,这些只是我浅显的感觉和体会。
作为一名新的老师,对于 教案的设计,对于课堂氛围的激发,对于课堂的整体把控,确实存在很多的不足和缺陷,而弥补这些缺陷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和努力的去揣摩课堂的技巧。这几节课各有千秋,从不同的方面诠释。
一.情景创设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一节课来说,情境的创设、课题的引入无疑也是一堂课的生命线。在讲授新知之前,应为学生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具有参与课堂活动的动力与热情。
二.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各位教师说得很少,但是每次都能适时引导孩子去探索,为学生留有探索与思考的时间与实践,给他们提供“做”数学的机会。实践同时也证明,学生亲身体验过的,他们更容易接受,这部分知识也更容易转化为技能,因此对于数学学习而言,特别是新概念、新方法的学习,应当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去体会数学。
在这些课堂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范老师讲的《立体图形体积的整理与拓展》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出问题,激发了孩子们的积极性,从长方体的体积,正方体的体积,圆柱的体积入手,让孩子们通过对比、探索、总结出由底面向上平移得到的图形才能用面积公式求体积,从而让同学们真正理解面积公式的含义。范老师注重知识,方法的迁移,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引导同学们学以致用。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数学课堂也不例外,它充满着创造。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用叶澜老师的话来说,应该是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的。这些说起来很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却很难,在今后教学中,我会在努力追求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水平,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