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天气好像不太美妙,每天清新的教室里满满都是泥土的“芬芳”,连上三节课,开始我们的大课间活动,因为是单双班轮流室内外活动,中午的我们是要在室内进行,为了更加方便室内活动,我们的领操员对室内操进行了升级强化,这行动力和执行力不得不说,真的非常棒!愉快大课间结束,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这时候的教室与往常相比较热闹一些!
不等我问什么呢,一个帅帅的小男孩来找我了:老师,有人说喜欢我!💗
又过了一会一个小女孩来了:老师,小d说小h喜欢我!
春天到了,孩子们悄悄的长大了……对于这个敏感的问题,我首先选择静默,越想越要和孩子聊一聊了,我去“抢了”一节课,先让孩子们收拾整理自己的物品,我们要学会管理自己的物品,管理自己的情绪,管理自我行为!开始给孩子们讲一些规则意识,展示好的收集成果,肯定班级里的好的行为,这些只是铺垫,为我明天的活动做好了准备!
晚上的孩子家长慌了,给我电话和我聊聊,我说咱们聊聊有人喜欢咱儿的事?家长惊了……嘿嘿,其实孩子已经和我说了嘛!如何解读孩子所说的“喜欢”是很重要的。当孩子说“喜欢”的时候,她在说什么?有些家长会条件反射地想到恋人之间的喜欢,马上就如临大敌,自乱阵脚。事实上,异性之间的喜欢除了恋人式,还有其他各种形式,如利益性质的、交往性质的、欣赏性质的喜欢等。 但一个小学生希望异性喜欢自己往往不会是恋人间占有式、排他性的喜欢,除非这孩子特别的早熟。在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从众心理,在团体中往往希望自己和大多数人保持一致,他们有这种颜色的笔,那我也需要有,他们穿这样的鞋子,那我也需要买一双,否则就失去了聊天的基础,从圈内排斥到圈外。随之而产生的就是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攀比心理,别人家的妈妈给他孩子买了什么,我也要。这些行为背后归根结底是人际交往中归属的需求,接纳的需求。 所以,在这个情境中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同理孩子失落难过的情绪;其次,识别孩子的心理需求;最后,帮助孩子发展相应的人际技能。所以我们要给予孩子高度的关注、关爱、关心!
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太多了,我们不可能都能拥有,身边有才华的人太多了,我们喜欢不过来,与其停下来欣赏别人的优点,还不如用时间去提升自己,让自己身上充满优点,与其用出神的眼光或挑逗的动作吸引别人的注意力,还不如用自己的闪光点去照亮身边的人,让他们都能回敬你欣赏、羡慕、崇拜的眼神。
每个人都喜欢光彩夺目的别人,都期待着自己成为有魅力的人,没有人愿意看见你不思进取、无所事事的样子。所以倘若你喜欢和优秀的人交朋友,那一定要从现在起,努力学习,努力读书,努力做事,让自己成为那个优秀的人,让身边的人愿意与你交往。
我不知道这些话对于11岁的孩子来说到底能不能完全读懂,我想要高速他们的是告诉喜欢谁很正常,关键是怎么个喜欢法,难道就是上课看着他的一举一动而不去听老师讲课,或者心理尽想些跟他有关的事情而看着自己一天天的消沉退步,如果这样的话没有人会喜欢你的,甚至还会嫌弃你,所以不管是喜欢谁欣赏谁羡慕谁 ,都首先要让自己优秀起来,这样你们在一起才会有话题聊,别人才会注意到你。
但愿我能叫醒他们懵懂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