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之行最大的收获是突破了自我。之前的我总是想做个透明人,不想参加讲课比赛,开会从不主动发言,即便是被领导要求发言也是能推则推……每天就像武校口中的那头“驴”,这头驴竟然在短短的三天青岛之行受教后开始向往“马”,并且在武校的课堂上积极主动发言,我都有点被自己惊到了。
回来我就开始反思,是什么给了我勇气?如果我在班级里也用上这种机制,会是怎么样呢?
说干就干,回来之后我就重新改革了原有的“学生个人量化制度”。以加分激励为主,不再像之前以减分为主。课上把学生分为三大组,回答问题积极➕⭐哪个组听课认真坐姿好➕⭐词语接龙读的好➕⭐……每天下午一清算,得星星最多的小组,量化全部加一分……有好“机制”果然奏效:上课也不用带扩音器了,因为教室里静的掉根铅笔都能听见;回答问题再也不是班里那几个“救场小能手”,全员参与;一下课直接走不了,都围上来说自己在家看什么书,知道了什么成语,提前背了什么古诗,预习了哪篇课文……学习气氛空前高涨,当然了都是激励机制的功劳。
青岛之行不仅仅是精神的洗礼,还学到了武校的激励“机制”。今天看到其他同事在蒙山培训真是羡慕至极啊!盼望着,盼望着我们的
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