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气质,
决定他的格局。
一个人的器识,
决定他的成就,
这也是我们坚持现代儿童要读中国历史的原因,
孩子越早接触到鲜活的历史,
对他一生的影响就越深远!
这几句我是2014年看到的,这本《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刚出版不久,我就买了下来。
从小喜欢历史的我,一部《上下五千年》看了好几遍,一直想给孩子找本历史启蒙书,寻寻觅觅好久,没想到,孩子居然特别喜欢中国国家博物馆出版的《我们的大河》《我们的餐桌》等系列,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本一直搁置的历史书反而成了工具书,孩子入坑姜天一讲历史系列,前后二百多集,他逐一听了下来,幽默风趣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情节,孩子直呼停不下来!并且现学现卖,每到重大场合,极力展示自己,呱呱呱,半个小时打底,每次意犹未尽时便被我们打断了。他甚至自己编写历史朝代歌,学着写历史故事。
这几天,我与孩子的晚上阅读读物又变成这本《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原来因为比较浪费口舌,我偷了个懒,中断阅读,最近孩子对蒙古这段历史感兴趣,只好满足他,重新开始!
这本书像拉开卷轴一般,展开它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在心中放映一幕幕大时代场景……
这样读历史,除了“痛快”之外,还会打开孩子的胸怀。
“打开胸怀”的意思就是,不再为眼前小事烦恼。不再老是计较“谁还欠我五十元”,反而心里有着“管鲍之交”的宽宏大量;不再因为考试答错了题而懊恼不已,反而因为看多了朝代的“成绩单”,知道兴衰成败不在一时。这种人呀,心中自有一片新天地,就算关他三天三夜,也关不住他的心,因为他正在千年以前、万里之外遨游呢!
在生活中遇到难题,心中常常会想起某一位古代“老朋友的现身说法,或者浮现一幕鲜活的历史场景,来帮助他思索、化解失败的难题。他不再觉得自己是一座“无助的孤岛”,因为他认识了许多“有经验的老前辈”!
这也许就是读历史为孩子带来的美好智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