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姐姐犯了一个大错,下午放学前就和老师沟通过了,但是见到她以后我没先说出来,想看看她会不会主动坦白。
见到她以后,她眼睛里有事儿,但是她没说,正好我也忙着,她玩她的,我忙我的去了。回家以后一切照常,只是感觉她总看我脸色,不像平时那么自然。
晚上正好她晓燕阿姨带着姐姐的好朋友来家里玩,所以晚上宝贵的时间又耽搁了不少,吃饭,弹琴,亲子日记,练字,听写,阅读打卡,全部结束就10点多了。
“过来吧,咱俩聊一聊,没有什么要和我说的吗?”。我们家一项民主,所以我和孩子是面对面坐着的。姐姐表情有点严肃,小嘴动了动,没说话。“今天出现了什么问题,咱说出来,想办法解决一下。”我再次引导。“我数学考了83分”......这个问题很快就分析完了,也找到了解决办法,希望下次测试能有效果。
紧接着到了下一个大问题,问了好几遍,她也不说,我说是忘记了还是不敢说。一听到“不敢说”三个字,姐姐终于绷不住了,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看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觉得不应该。接着又是同样的流程,我们分析了原因和解决办法。
我也宣布了对她的惩罚,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是听不懂说教的,所以我总结出来的奖惩制度在我们家还是很管用的,姐姐是小吃货,所以我罚她一个月不能吃垃圾食品和零食,一个月不发零花钱,因为这次的错误我觉得很严重,所以惩罚力度也不小。
当然我也有将功赎过的措施,如果能主动去找老师承认错误,会酌情减轻惩罚,但是姐姐太害怕了,说不敢去,我说怕什么,大不了像妈妈一样揍你一顿,你又不是没挨过揍,她还是不敢,只能看明天表现了,要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买单。不敢也没办法,那就认罚。